Thursday, December 23, 2010

爭香港優勢列十二五 中港雙贏

特首曾蔭權正在北京述職,積極向國家領導人和中央部委推銷香港優勢,並爭取中央將這些優勢列入「十二五」規劃中。若爭取成功,既擴大香港未來五年的發展機遇,更有助配合國家發展,互惠互利。

香港有優勢 不只是金融

曾蔭權上京述職四日,昨會見記者。他除向國家主席胡錦濤匯報香港現況外,更把握中央正為未來五年國家經濟發展大方向的「十二五」規劃定稿之關鍵時刻,向發改委、人民銀行、中國銀監、外交部等推銷香港優勢,建議「十二五」規劃包括香港的四大優勢:一,香港是國家首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二,香港是離岸人民幣的中心;三,透過CEPA下的先行先試向其他省市提供現代服務業;四,加強粵港合作,包括在前海引入更進取措施。

曾蔭權積極爭取,因「十二五」規劃是國家發展最重要的綱領,未來國家政策依此綱領而落實,故就香港環節,多寫一句或少寫一句,對香港未來五年如何配合國家發展、怎樣爭取政策等,影響深遠。

「十二五」規劃建議在兩個月前已曝光,提及「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等,對比「十一五」規劃「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的說法,顯示中央在「十二五」的規劃中,對香港的支持更為積極。相信這是港府汲取了忽視「十一五」起草時的教訓,近年積極向中央解說香港定位,表明香港可為國家發展作出實質貢獻,並非白要中央給予優惠,才有此積極的成果。現曾蔭權希望在此之上,能將香港對國家的定位列得更詳細、明確。

但香港必須多走一步,強化有關優勢並全面地配合「十二五」的精神。

「十二五」規劃的重點是中央要加快內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即減少生產低下檔產品、加快自主創新、提升服務業水平等。因此香港不只是要做「國家首要的金融中心」,還要針對「十二五」重點,開拓及發揮香港更多貢獻。

以六大產業為例,其中教育、創意產業、檢測及認證都有助內地提升產業水平,應擴大它們與內地的結合;此外,香港的專業服務如法律、會計、營銷,亦有助提升內地服務業水平及企業管理。

明國家所需 作全面貢獻

只有讓香港對內地經濟升級作全面的幫助與貢獻,香港才可受惠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不致被邊緣化。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