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8, 2010

港府遏樓市預期 要頻密加招

昨日拍賣的兩幅土地均超出市場預期價格成交,令樓市氣氛再升溫。政府必須在短期內頻密微調加招遏樓市,與市場預期角力,並在十月施政報告宣佈如何長遠增加土地供應,從根本上解決樓市癥結,免市民蝸居問題尾大不掉。

與市場角力 政府姿態勿軟

政府上週五趕在賣地前搶先推出強化遏樓市措施,令市場看淡昨日賣地成績,豈料事與願違,兩幅土地均以大超市場預期價格售出:何文田地皮以四十一億元成交,高勾地價逾四成;紅磡地皮售三十五億元,更近勾地價一倍。

發展商不惜以高價搶地,只因窺準土地供應仍不足,尤其市區靚地有限,將來建豪宅的邊際利潤仍高,故成發展商必搶。

政府欲遏樓市過熱,又不希望出招過重令樓市崩倒,未能從增加供應上著手調整,結果輕易被賣地佳績重燃樓市氣氛。

發展商高價搶靚地,令政府冷卻樓市的期望落空,未來必須重整策略。

其一,賣地成績理想,反映市場能夠承受政府上週推出的強化遏樓價措施,故政府必須在短期內加緊推出新招遏抑樓泡沫,頻密微調,例如再收緊按揭成數、打擊摸貨、嚴格執行「九招十二式」以遏抑樓市炒風等。但這些措施是姿勢多於實際,只圖反映政府對樓市關注,令炒家有所顧忌,以減樓價升勢。

其二,除姿勢外,最重要的還是增加土地供應,特別是中小型住宅的土地供應。政府上週宣佈推出三幅用地供拍賣或招標,但總共只有五百多個中小型住宅單位,只會令市場覺得政府手上土儲不足,推高樓價升溫預期。

政府必須極速在市區及新市鎮尋找新一批土地,並加快轉為可建住宅的熟地,在十月施政報告中,清楚交代未來三年可有多少土地用於興建中小型住宅,務求使置業人士相信未來上車有望,才能緩和市場焦慮,減低樓價升溫預期。

其三,要與公眾謀求共識,如何加快土地供應。住宅用地不足,原因包括政府降低地積比率,亦因市民對填海、環保、保育等議題日益關注,拖長土地供應的程序。政府要讓公眾作出選擇,是否願意為此付出房屋供應少、樓價高的代價,更要面對未來三十年,人口膨脹至九百萬時,樓從何來的問題。政府應凝聚公眾共識,在住屋需求與保育之間達致平衡。

加快推出土地 尋社會共識

若不能增加、加快土地供應,從根本上解決樓市的供求失衡,就無法調節市場對樓價升溫的期望,政府遏樓市措施亦難立竿見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