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04, 2009

股壇無新事 恐懼貪婪循環不息


一年將盡,又是為自己盤點的時候。

檢討得失的方法很多:人工漲了嗎?座駕又升級了吧?心思思想買的那個雙C皮包是否已成囊中物?男/女朋友仍是那個嗎?讀了多少本書、又捨棄了多少?曾許諾要狠心改掉的壞習慣,戒了嗎?

名單可以一直列下去,但對不少人來說,最客觀的檢討方法莫過於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09年1月1號,你放了多少錢進股市,365天後,你還擁有多少?

股場如道場 考眼光定力

股場如道場。你把真金白銀放進去,考驗自己的眼光與定力,它必然回報你一個冷冰冰的數字,賺是賺,蝕是蝕,黑白分明,不容半分討價還價餘地。贏錢固然喜不自勝,但輸錢方知要檢討(「唉,早知……!」),每汲取一個教訓,就希望為下回添一份勝算。生活有時平靜得不起波瀾,但股市不同,每天波幅驚人,身在其中,頗有「股市方七日,世上已一年」的感觸。想鍛練自己對趨勢與人性的掌握?股市是最好的地方。

我將一連兩期,介紹兩本講股市的書。一本是經典,借一個傳奇的股票作手,探討人性;另一本是新書,講金融海嘯後的新格局,窺視規律。讀了這兩本書,不保證可以在場內贏錢,但至少,希望你對自己與對世界多一點瞭解。

3年多前我加入《經濟日報》,上司叫我看的第一批書之一,叫《股票作手回憶錄》,原著即《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是一本寫於20年代的老書了。關於這本書,上司只放下一句話:黎智英說他只看過一本講股票書,而那本書幫他賺了錢(註)。

世上竟有如此奇書?

故事這樣開始:只有14歲的Larry Livingston是股票行後生,他對數字異常敏感,不多久便從每天上上落落的股價中看出規律,小試身手後、21歲那年,他決定前往股市的英雄地:紐約華爾街……

書裡第一句引起我注意的話是這樣的:「華爾街上無新事……今天在股市發生的事,必然曾經發生,並將繼續發生。」(……there is nothing new in Wall Street……Whatever happens in the stock market today has happened before and will happen again.)

炒股票不成仙 便成仁

我想這就是本書歷久不衰的原因:它是一本探討人性的書,而人性不變,恐懼與貪婪,永遠主宰股市。大家還記得嗎?07年10月,「港股直通車」高唱入雲,恆指一舉衝破3萬點,那是何等歌舞昇平;轉眼間,09年3月,滙豐股價受金融海嘯牽連而節節倒退至33元,財經名嘴淚灑直播室,全城陷入愁雲慘霧……貪婪與恐懼,在股市中被無限放大,誰能做到「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書中主人翁憑天賦闖進華爾街,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五、美國股市暴跌的一天,他一口氣賺了一億美元!這位炒股天才一生之中幾起幾落,可惜卻克服不了人性的弱點,沒有嚴守自己的投機誡條,最終因為輸光身家而吞槍自殺,獵犬終須山上喪。黎智英說,他憑本書贏了一役後已不再涉足股壇,因為悟出一個道理:「炒股票不成仙 便成仁」。

註:天窗出版社的中譯版《投機之王回憶錄》最近面世,由黎智英、林少陽寫序。

﹏﹏﹏﹏﹏﹏﹏﹏﹏﹏﹏﹏﹏﹏﹏﹏﹏﹏

書名: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作者:Edwin Lefèv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