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9, 2009

讀懂男人心 港女好出嫁


  港的男女比例接近1比1.2,而在具大學學歷的適婚女性(30至39歲)當中,13%從沒結過婚。撑起半邊天的港女,壓力真不小。

男兒志四方 管束惹反彈


  有朋友曾活靈活現地形容一個「港女」心態上轉變:

  25歲以前,港女眼高於頂,自信只有富比小小超或俊若吳彥祖的才配得起自己;25至27歲,小姑獨處的她開始緊張,表面上不動聲色,私下卻去算命問自己能不能嫁;27至29歲,再也無法神色自若--外向的逢人便問有無男友介紹、一到周末便去單身派對,門檻忽然從脖子那麼高降到腳跟,內向的也終於沉不住氣,行山團契嘗酒品茶……統統不放過;29歲以後,單身女性要不變本加厲勢兇夾狼搏盡地一煲,要不心灰意冷失魂落魄如洩氣皮球。步入30,恍如大限,如何是好?

  這種情況當然不止香港獨有,最近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Act Like A Lady, Think Like A Man》,就是一本寫給恨嫁女性看的書。作者Steve Harvey是個資深電台與電視節目主持人,多年來見盡大都會男女的貪嗔癡,發現不少兩性煩惱,癥結在於女人把男人想得太複雜。他清心直說,謂男人其實好簡單,若妳找到竅門,不難水到渠成。

  舉例,「港女」遭人詬病之一,在於因太怕失去而管束男友,結果弄巧反拙,把他嚇跑。Steve Harvey說,男人從小就被灌輸一個觀念:你是男生,志在四方,必須出人頭地。因此從踏進社會那天起,男人就不住問自己3個問題:你是誰?你做甚麼的?你有甚麼貢獻?惟有當他找到自己的方向、肯定自己的能力後,他才能心安理得地成家立室。

3P要達標 90天「試用期」

  更大的問題是,若他「唔知自己想點」,他也很難對妳認真,因為他尚未知道怎樣的女人才和他相配。遇上這種男人,別奢望舉案齊眉。要知道一個男人是否對你認真?請留意3件事(3Ps):他有沒有和妳出雙入對,把妳們的戀情公諸天下(Profess)?他是否願意赴湯蹈火,令妳得到物質上的滿足(Provide)?他能否盡一切努力保護妳,不讓妳受委曲(Protect)?達不到以上要求的男人,不必猶豫,換畫吧。

  作者說,男女展開戀情後,不妨觀察對方90天,才決定是否更進一步(暗示的是發生關係)。這就像員工與僱主之間的試用期:一方面努力取悅對方,另一方面訂立二人之間的相處原則。這對女性尤其重要:若妳不能在這段時間裏讓他完全了解你的底綫(比如,不容許一腳踏兩船),他就會假設妳無任何底綫,將來雙方關係穩定下來後,就很難叫他改變惡習了。

  這不是一本「手冊」,不妨設想作者是妳的男同志好友,他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循循善誘地,幫助親愛的妳更了解男人。這個周末,去少一個聚會,好好享受這本書吧--不一定讓你嫁得有情郎,至少對男人心理更了解三分;女上司也合用。

----------------------------------

  書名:《Act Like A Lady, Think Like A Man》

  作者:Steve Harvey

Saturday, June 06, 2009

三十世代 英雄時勢造 成功要人謀


從10年前的The Tipping Point到去年的Outliers,《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專欄作家Malcolm Gladwell的書總能帶起話題,不能不讀。

成功的竅門是甚麼?中國人說那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Gladwell這個鬼佬哪裏懂這套?但Outliers一書談的種種成功因素,卻頗能誘人對號入座,難怪華人社會大部分書評,都以「一命二運」的骨幹作分析。

智商非關鍵 水漲船自高


本文只談一點:大時代與文化背景對個人的衝擊。

乍看《Outliers》一書談的成功因素,頗有宿命意味。因為閱畢你會得到一個印象:成功也許需要努力(「10,000-hour rule」:必須投入至少1萬小時,才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但和智商的關係不大(IQ超過120後,成功將取決於「聰明」以外的因素,例如家庭背景與性格),反而更關乎一個人生於甚麼地方、甚麼時代、甚麼文化(一命二運三風水?)。

舉例,作者列出了人類史上最富有的75個人,當中包括羅馬國王、埃及妖后、股神巴菲特與「超人」李嘉誠,而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在史上最有錢的75人中,竟有接近五分一來自1860至1870年代的美國!人類的財富,竟曾如此集中過。

為甚麼會這樣?原來在那10年間,美國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鐵路搭通全國、華爾街開始成形、工業生產漸臻成熟……那是開山闢石、改朝換代的轉角位。只要你恰恰在那10年間出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遲,你就有機會乘着這股巨浪,飛黃騰達。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年代(有趣的是,李嘉誠發迹的70年代,亦恰恰是香港經濟起飛的日子)。

生於夾縫只好認命?


再舉一例。數當今矽谷的殿堂級人物,從微軟的Bill Gates、蘋果電腦的Steve Jobs,到Google的行政總裁Eric Schmidt,統統生於1955年。這是巧合嗎?是的。因為個人電腦誕生於1975年,在這一年,這批IT才俊滿20歲,他們剛剛進入大學、踏出社會,準備一展拳腳。他們不早不遲,搭上了電腦革命的順風車。時代造就了他們。

說到這裏,大家也許頗有感觸,尤其對一些三、四十歲的香港人而言。他們生於70年代、出道在回歸前後,盡管近十多廿年來不斷力爭上游,但社會似乎對他們最不公平--金融風暴與疫症、六四、七一、五一二與九一一……天災人禍,他們都曾親歷其境。早10年出道的話,剛剛跟上移民潮的青黃不接,搵工跳槽不是難事;晚十年出道的話,中國在起飛,大不了北上發展,黃金遍地。但生於夾縫,奈何得了!若時勢造英雄,而個人的成功如此身不由己,我們是否只好認命?

跳出框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且慢。不如換一個角度,跳出個人的框框,思考時代與文化交給你的使命。例如,身為香港人,你擁有甚麼內地人沒有的優點?處於千禧年代,這時勢需要怎樣的人?你來自怎樣的家庭?你的祖先具冒險精神嗎,抑或多是讀書人?你有甚麼與生俱來的特點?哪怕是再微小的與眾不同,都可以使你突圍而出。

是,這本書告訴了你「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未必能改變時代洪流,當上首富或巨亨。但積極地看,你仍可思考如何迎合時代的需要,打造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