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04, 2009

股壇無新事 恐懼貪婪循環不息


一年將盡,又是為自己盤點的時候。

檢討得失的方法很多:人工漲了嗎?座駕又升級了吧?心思思想買的那個雙C皮包是否已成囊中物?男/女朋友仍是那個嗎?讀了多少本書、又捨棄了多少?曾許諾要狠心改掉的壞習慣,戒了嗎?

名單可以一直列下去,但對不少人來說,最客觀的檢討方法莫過於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09年1月1號,你放了多少錢進股市,365天後,你還擁有多少?

股場如道場 考眼光定力

股場如道場。你把真金白銀放進去,考驗自己的眼光與定力,它必然回報你一個冷冰冰的數字,賺是賺,蝕是蝕,黑白分明,不容半分討價還價餘地。贏錢固然喜不自勝,但輸錢方知要檢討(「唉,早知……!」),每汲取一個教訓,就希望為下回添一份勝算。生活有時平靜得不起波瀾,但股市不同,每天波幅驚人,身在其中,頗有「股市方七日,世上已一年」的感觸。想鍛練自己對趨勢與人性的掌握?股市是最好的地方。

我將一連兩期,介紹兩本講股市的書。一本是經典,借一個傳奇的股票作手,探討人性;另一本是新書,講金融海嘯後的新格局,窺視規律。讀了這兩本書,不保證可以在場內贏錢,但至少,希望你對自己與對世界多一點瞭解。

3年多前我加入《經濟日報》,上司叫我看的第一批書之一,叫《股票作手回憶錄》,原著即《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是一本寫於20年代的老書了。關於這本書,上司只放下一句話:黎智英說他只看過一本講股票書,而那本書幫他賺了錢(註)。

世上竟有如此奇書?

故事這樣開始:只有14歲的Larry Livingston是股票行後生,他對數字異常敏感,不多久便從每天上上落落的股價中看出規律,小試身手後、21歲那年,他決定前往股市的英雄地:紐約華爾街……

書裡第一句引起我注意的話是這樣的:「華爾街上無新事……今天在股市發生的事,必然曾經發生,並將繼續發生。」(……there is nothing new in Wall Street……Whatever happens in the stock market today has happened before and will happen again.)

炒股票不成仙 便成仁

我想這就是本書歷久不衰的原因:它是一本探討人性的書,而人性不變,恐懼與貪婪,永遠主宰股市。大家還記得嗎?07年10月,「港股直通車」高唱入雲,恆指一舉衝破3萬點,那是何等歌舞昇平;轉眼間,09年3月,滙豐股價受金融海嘯牽連而節節倒退至33元,財經名嘴淚灑直播室,全城陷入愁雲慘霧……貪婪與恐懼,在股市中被無限放大,誰能做到「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書中主人翁憑天賦闖進華爾街,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五、美國股市暴跌的一天,他一口氣賺了一億美元!這位炒股天才一生之中幾起幾落,可惜卻克服不了人性的弱點,沒有嚴守自己的投機誡條,最終因為輸光身家而吞槍自殺,獵犬終須山上喪。黎智英說,他憑本書贏了一役後已不再涉足股壇,因為悟出一個道理:「炒股票不成仙 便成仁」。

註:天窗出版社的中譯版《投機之王回憶錄》最近面世,由黎智英、林少陽寫序。

﹏﹏﹏﹏﹏﹏﹏﹏﹏﹏﹏﹏﹏﹏﹏﹏﹏﹏

書名: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作者:Edwin Lefèvre

Monday, November 30, 2009

綠色經濟 市場政府都要出手

專訪:楊敏德(行政會議成員、溢達集團董事長)

今年1月才加入行政會議的楊敏德雖屬政圈新星,但在商界早已叱咤風雲。

在9月公佈的《財富》全球50大商界女強人中,華人只有6位,楊敏德是其中之一。

她另一個身份是國內環保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主席,並將出席下周於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會議。

本欄專訪楊敏德,冀透過她的視野,從官、商、民間組織三個角度,扼要瞭解綠色及低碳經濟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

說「綠色新政」或「低碳經濟」是未來最重要的趨勢相信絕不為過。

《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作者Thomas Friedman在新書《Hot, Flat, and Crowded》中寫道,減排、節能將是影響一國興衰的頭等大事。因為金融海嘯使多國經濟受創,氣候變化又令環境惡化、資源與生態岌岌可危,未來,哪一個國家可以掌握清潔、便宜、可靠的能源,就可以成為重振世界經濟的全球霸主。

美國當然不怠慢。奧巴馬上場後,先挑選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碳中和」能源研究的朱棣文為能源部長,又把替代能源或節能技術定調為關乎國力的產業戰略,接連出台相關政策,當中包括電動車、智慧電網、碳捕捉、再生能源等等。

中國也不示弱。編製中的「十二五規劃」將推出全方位環保新政,以更強力度推動以節能減排為主軸的綠色經濟,重點是加速轉型低技術產業,及大力發展新能源及與節能減排相關之新型產業。中國的環境污染已遠超負荷,油氣資源也不多,未來若不啟動低碳經濟,難以持續高速發展。

中美貿易衝突多 環保可合作

楊敏德說,中美之間在貨幣、貿易上的衝突很多,但是,「環保反而是兩國的合作平台。」作為全球排放溫室氣體數一數二的大國(各佔20%),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與研發新能源上有共同利益,「就是美國不來逼,中國也要加緊做……大家都在找路走。」她說,奧巴馬訪華期間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便顯示了雙方不少正面動作。《聲明》以三分一篇幅闡述兩國節能減排合作的工作,又推動兩地大學聯手研發再生、低碳能源。

若說潔淨的能源將是未來決定國力的關鏈,那既是對手又是合作夥伴的中美兩國,誰較被看好?按楊敏德的看法,美國能為中國提供正面與反面的教材。

免走美國舊路 高消費高耗能

「凡大型基建,由上而下的推動肯定是最有效的,所以中國要做(新能源),肯定做得好快;但要做徹底,就要學美國市場經濟那套。」楊敏德說,美國環保產業發展得最好的地方,是加州,為甚麼?因為那兒有最多風險投資人(Venture Capitalist)。經濟增長要靠資本作投入,VC既有錢又有冒險精神,願意押注在風險高但潛力也高的項目上,如此便能吸引相關研究人才,源源不絕從事環保創新。

相對中國,國內不乏環保產品的生產商都以為別人作嫁衣裳居多,企業本身的技術提升很少,而且這些產品多往外銷,「除非開啟了內銷市場」,否則只帶來污染,環保的成果卻享受不到,不划算,「也談不上是甚麼環保產業」。楊敏德說。

此外,上而下的催迫很易重蹈過去粗放式經濟發展的老毛病:地方太著重GDP表現,結果本末倒置。以風力發電為例,內地已出現重複建設與產能過剩問題,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發現有20-30%風電機組空轉,加上電網設備的不配合令供應鏈脫節,既得不到新技術的好處,更浪費不少資源。

美國的市場經濟值得借鏡,但楊敏德說,其消費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卻不能照搬到中國來。比如說國家今年已躋身全球汽車銷售量最高國家,若人們一直富下去,相關消費增加,汽車帶來的空氣污染勢必更嚴重。「關鍵是在經濟模式上,我們能否實現蛙躍式(Leapfrog)進步。」免重蹈難以持續的高消費、高消耗之路。

綠色生產 海嘯下反接更多單

綠色經濟有利國力發展,對企業亦如是。溢達從事紡織業,該行業耗能、耗水量大,又會造成污染。溢達把這難題轉化為機遇,致力將綠色融入生產過程,以環保來提升競爭力,結果獲得客戶欣賞,金融海嘯後反而接到更多定單,「一間好公司,應該是環保做得最好的公司。」楊敏德強調,「做環保不一定要付出更高成本:如果工人得到的培訓好些、營業部下單清晰些,減少程序出錯、做錯,省下來的支出就可以更換更環保的機器。」環保原來可以從管理下手。

﹏﹏﹏﹏﹏﹏﹏﹏﹏﹏﹏﹏﹏﹏﹏﹏﹏﹏

六大產業解構︰香港可助內地 示範綠色產品

在推動綠色、低碳經濟上,環保組織對香港的表現大為不滿——作為人均生產值在全球名列前茅、人均製造溫室氣體超過世界平均的富裕城市,香港並無減排承諾(按《京都議定書》框架,發達國家承諾在2012年,達到比1990年減排5%的目標)。楊敏德說推動環保是長期工作,不能「立即有分加」,還要激發全民投入,殊不容易,「不是cannot,是how,要做到為止。」指標要訂,但須經過充分討論,不是上而下的硬指令。

她說香港發展環保產業大有可為,「比如國家發展電動車,我們就是個理所當然的show-case(示範),展示中國產品;在傳統貿易上,如果美國要向中國出售綠色技術,我們又可居中撮合。香港法治成熟,是很大的優勢。」

Friday, November 20, 2009

胡溫可學奧巴馬 搞網絡外交


奧巴馬果然是位網絡總統。

許多人知道奧巴馬訪華首站便與上海青年坦誠對話,展示親和力,但很少人知道奧巴馬的外交大使們對網絡民意重視不遜於總統,早就為他的訪華打了頭陣舖好路:事前邀請全國十多位博客進行吹風會,並歡迎他們攜帶電腦進場全程直播,一副君子坦蕩蕩的姿態。比起中國政府的前控制後審查,此招真是贏人又贏陣。

奧巴馬掀動 新時代網絡外交

事後其中一位有參與吹風會的博客胡泳,以「新時代外交與網絡運用」為題如是寫:「或許我們可以把奧巴馬政府推動的潮流命名為『網絡外交』(network diplomacy)……更多『非政府行動者』通過各種方式介入外交決策過程,影響民意,分享國際政治權力,民間機構的重要性並不亞於政府於部門……『網絡外交』也指外交人員充分應用新的互動工具,發揮信息的利器作用,並推動對己方之外交政策有網絡社群的形成。」他還說,「駐華使館對Web2.0應用的稔熟讓我非常吃驚」,這包括開設博客、設立Twitter帳號、登錄開心網等。

雖然奧巴馬衝口而出的「我從未用過Twitter」令他那兩百多萬Twitter跟隨者傷心了一陣子(我也是其中之一),但大家對奧巴馬團隊掌握 Web2.0的純熟毫不懷疑。他們重視與年輕人的互動、吸納網民的意見、有組織地動員群眾為競選出力。連奧巴馬自己也承認,他能登上總統寶座,網民的滴水穿石功不可沒,所以他鼓勵信息自由流通,呼籲不要限制互聯網的使用。

一些內地博客成了美國駐華公館的入幕之賓,但同時也是內地政府的眼中釘。際此讀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陳婉瑩、錢鋼主編、獨立記者翟明磊編著的《中國猛博》,尤為感慨。

猛博無懼 哪怕一再被屏蔽

這本書訪問了17名有影響力的內地博客,並收錄了他們部分精采的博文,可讀性很高。陳婉瑩說,書名為「猛博」,因為這些博客們「大膽無懼,憑浩然之氣勇猛向前」。他們大膽,因為他們敢於發表文章、投身公民運動,觸碰當局最敏感的神經;他們勇猛,哪怕博客被屏蔽了一次又一次,仍一往無前。這些博客裡,有港人比較熟悉的少年作家韓寒、有後來被捕的維權律師許志永、也有窩居小鎮的平民畫家如李小乖。

陳婉瑩形容這些博客為「公共知識分子」,說「他們是獨來獨往的一群,以『公共批評』作為武器」,並引用薩依德(Edward Said)的話,稱讚他們「其存在的理由就是特別代表所有那些慣常被遺忘或罔置不顧的人們和議題」。

不知道奧巴馬團隊禮待博客的以身作則,能為當局起到多大的示範作用,但中國的領導人並非真的不懂與時並進--1年前胡溫就已在《人民日報》官方網站《人民網》上設立了「雜錦八寶FANS圈」,發放2位領導人的活動消息,又設立留言區讓人們暢所欲言。我看見「胡哥」、「寶哥」等暱稱此起彼落,深信胡溫粉絲們的熱情,不下於公開「I got a crush on Obama」的熱女郎。期望當局不會只挑好聽的來聽,而能真正擁抱網絡洪流,尊重民意。

----------------------------------

書名︰《中國猛博》

主編︰陳婉瑩、錢鋼

編著︰翟明磊

Friday, November 06, 2009

欲與紐倫看齊 培養文化精英


去年一月的《時代》雜誌以「三城記」(A Tale Of Three Cities)為封面專題,打造了一個新名詞:紐倫港。

我一直懷疑,香港真的有實力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嗎?不錯,三者都是港口城市、人才樞紐、金融中心,經濟發展在區內獨佔鱉頭。但說到文化質素,香港如何與前兩者媲美?要知道,從古老的阿特蘭大到今天的倫敦或紐約,所有大都會也同時是知識與文化中心──也就是精英與知識份子集中的地方。容我以偏概全吧,一個精英與知識份子集中之地,總養得起一本有質素的雜誌吧?如果說《紐約客》(The New Yorker)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分別代表了紐約與倫敦的精英階層,我一時間還真想不出香港有哪本高質素(而銷量好)的雜誌,可以和前兩者分庭抗禮。

現居紐約的Malcolm Gladwell是個典型的intellectual。他是《紐約客》的職業寫手(staff writer),寫過三本風靡全球的書(The Tipping Point、Blink、Outliers),幾個月前來香港演講,門票竟可索價$6,000一張。最近出版的新書《What The Dog Saw》,是他從自己十三年來發表在《紐約客》的文章裏,挑出最喜歡的十九篇來結集成書。這些文章都是佳作,想知道紐約最好的雜誌達到怎樣的水平,可以從此書開始。


小問題出發 微言大義

Malcolm Gladwell的讀者都知道,這位作家最擅長「微言大義」:從一個小小的觀察或問題出發,抽絲剝繭地縷述背後因由,引人入勝。本書也貫徹了這種風格。

我很喜歡的其中一篇文章「Why Some People Choke and Others Panic」便是一例。Choke和panic都是指人們在巨大壓力下的表現失準,當中有分別嗎?原來大有文章:球手經過長期反覆練習後,發球、接球都成了本能,球怎樣來,腿便怎樣動、手便怎樣揮,完全身念合一,不必細想,一氣呵成。可是一旦緊張起來,便再也不能揮灑自如,動作僵硬一如新手,最後一步步落後比賽──這是”choke”。飛機失事時,機師腦中一片空白,只餘本能反應(如在黑暗中尋找光源),無法集中精神逐一執行飛行指令,結果墮機身亡──這是”panic”。”Choke”是指忽然失去本能反應,結果無法流暢地完成所需動作;”panic”則是指只剩下本能反應,結果無法執行曾經學習過的動作。經驗越多,發生panic的機會越少,但卻不能阻止choke的發生,結果不少運動員,包括世界一流的好手,都因為臨場失準而飲恨。討厭的是我們無法「選擇」在什麼時候會choke,什麼時候會panic,結果在壓力下束手無策。

還有不少文章,顛覆我們的常識。比如人們以為火箭「挑戰者號」升空爆炸實屬意外,但作者細心研究後發現,這不是個別失誤事件,而是一連串看似無關痛癢的小問題同時發生所釀成的悲劇,是制度問題;又如大企業迷信人才,不惜一切招攬及留住明日之星,結果卻縱容出一群狂妄之徒,招致滅亡,Enron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投身廣告被拒 寫作一嗚驚人

眾多文章裏,最感動我的,是作者那短短的幾頁自序。Gladwell說,他從來沒有想過當作家,一心當個廣告人。畢業時,他投考過十八所廣告公司,結果被拒絕了十八次,寫作乃不得已的出路。誰會想到,他後來竟憑一支筆名成利就?他尊重寫作到一個地步是,為了求真,他可以在寫choke & panic那篇文章時,登上小型飛機,要求機師重演小甘迺迪墮機前的動作。我想起書中一篇講「天才」與「大器晚成」的故事:某人在三十歲那年決定放棄薪高糧準的律師工作,開始寫作,結果熬了十八年才一鳴驚人。如果同樣的故事發生在香港,我想像不到主角會承受多大的社會與家庭壓力。香港曾是一個充滿活力、容許失敗、鼓勵「馬死落地行」的城市,但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社會開始害怕轉軌、不再包容主流以外的選擇、人們拒絕冒險?這可會是香港失去動力的原因?如果有一天,香港出得了一位Malcolm Galdwell,我們就真的距離「紐倫港」不遠了。

Friday, October 23, 2009

知識經濟 美國能港人也能


有人形容,今年的施政報告,是一份「缺乏VIP的『三無』報告:即沒有遠景(vision)、創新(innovation)和計劃(planning)」(見10月21日《國是港事》版評論文章:「三無報告 揭六大產業空殼」,作者為凌鵾),真是一語中的。

慳電膽券 唯一創新措施
本來報告中尚有一個相對創新(innovative)的點子:派發100元慳電膽現金券,以鼓勵市民替換耗電量較大的鎢絲燈泡,提倡環保意識。可惜這唯一創新的意念,卻被說成是利益輸送,如此一來,整份施政報告,幾乎就乏善足陳了,可惜。

施政報告另一重點,乃貫徹經機會早前的建議,發展六大產業。明白無法靠金融一行單天保至尊,是特區政府的一大進步;但特首對產業發展、知識型經濟的掌握與了解有多深,我卻有點懷疑——眾所周知「做好呢份工」是特首的座右銘,但勾勒遠景與進行計劃?似乎不是曾先生的強項。

香港要發展六大產業,因為香港的經濟需要轉型。經濟需要轉型,因為我們已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不改革,無法維持優勢。甚麼是知識型經濟?讓我們從新書《後海嘯時代 知識經濟求生術》說起。

知識經濟不重土地 重腦力

本書是增訂本,內容比4年前的版本更新了整整一半,目的是以更多後海嘯的例子、變化,來闡釋知識經濟的潛在規則。作者說,「知識經濟的特點是土地不重要,腦力代替勞力,冒險精神更重要,而且知識的更新速度快,複製成本低,對手跨地域、跨行業而來,令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在新經濟下,舊的致勝規則未必有效,尤其像香港這種已發展至屬全球頂尖級別的城市,受知識經濟的衝擊更大,一不小心,很容易變得像日本那樣沉疴不起、因循守舊,被更有活力的城市迎頭趕上。因此香港的經濟必須轉型,即「由工業經濟依賴工業生產,轉型為知識經濟的以高增值、高技術為核心的服務業或高科技行業」。

利用「長高闊」 做知識鬥士

作者認為,美國雖然受金融海嘯衝擊最深,但她卻是眾發達國家中經濟轉型最成功的——美國在「知識經濟行業如資訊科技、生物藥業、創意文化等,仍保持明顯領先優勢」,在「企業改造、政府政策、社會心態、商業文化」等領域,都已隨知識經濟的要求調整過來,相信仍可領先全球好一段時間。

香港能像美國那樣,成功轉型嗎?說難也不難,因為我們具備一些和美國相若的條件:香港是移民城市,港人富冒險精神;而且我們重視速度、靈活多變,符合知識時代的要求。作者說,「知識經濟最重要的不是研發新科技知識,而是蒐集、消化、吸收、運用新知識的能力」,這條件與港人的文化與個性,暗中契合。

要發展六大產業、成功經濟轉型,香港已走對了第一步。將來要穩步向前,關鍵不是喊口號,而是把握我們的基礎優勢:專業、自由與法治,並源源不絕吸納人才。作為香港700萬人之一,我們未必可以改變社會,但我們可以用「長(長遠眼光)、高(企高兩級)、闊(學得更闊)」(見本書第9章「知識戰士靠你發揮」)來鞭策自己,以求在知識經濟的洪流中,立於不敗之地。

書名︰《後海嘯時代 知識經濟求生術》

作者︰曾仲榮(《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總主筆)

Saturday, October 03, 2009

黑天鵝世界裡 不要做火雞

講者: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鵝》The Black Swan作者)

2007年出版的《黑天鵝》(The Black Swan)一書因為去年的金融海嘯而名噪一時,其作者、紐約大學傑出教授、在金融市場打滾21年的Nassim Nicholas Taleb亦因此成為國際大紅人。

紅人數日前應中央政策組之邀來港演說,題目為「黑天鵝危機仍在」,內容一如其書,論點精闢獨到,不管我們是否已安然度過金融海嘯,都值得捧場。

黑天鵝現象是甚麼?市井地形容,那是「以為不會發生的事竟然發生了,並招致難以想像的巨大後果。」,「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正是「黑天鵝」現象的表表者,難怪向來特立獨行的Taleb其後被吹捧成先知。

統計學入門告訴我們,只要樣本夠大,一些出現機會極小的「異象」、「異數」(outliers)完全可以被置之不理,因為它們無法對整體結果構成重要影響(Law of Large Numbers)。

少數異象 也可左右大局

這個觀點沒有錯,但現實是在一些情況下,「異象」不但不能被忽略,還會左右大局。

Taleb以出版業為例解釋:每年面世新書成千上萬,但市場上一半書籍的銷量,往往只被5至35本書囊括。

再舉例:若把世上所有人口的財富作出比較,將赫然發現全球一半的財富,可能只被幾個超級富豪(例如微軟創辦人蓋茨)所壟斷。

這情況在金融市場尤為突出,Taleb曾做過小實驗,分析了超過2,000萬個數據(如白銀、期油價格),證實那些「萬中無一」的意外,對價格的波幅影響最為深遠。

黑天鵝特性 無先例可援

這說明了我們同時活在兩個世界裡:在其中一個世界(Mild Mediocristan),單一個案不會對整體構成甚麼影響、一切有跡可尋也有法可依;但在另一個世界(Wild Extremistan),個別或極端事件卻可以對整體造成極大影響(贏家通吃)、過去不曾發生的事未來可能發生(「黑天鵝」的特性就是無先例可援),令人完全束手無策,我們絕不能忽視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意外」。

「正如你不可能在一天內減掉一半體重,卻可以在一天內蒸發一半財富。」Taleb說得再簡單沒有了。金融市場正是第二種世界的表表者,一間銀行哪怕能連續一百年錄得盈利,它都可以在一夕間消失。

好,就算我們知道自己活在兩個法規截然不同的世界,那又如何呢?問題就出在這裡:在第一個世界裡,由於一切有跡可尋,所以過去的經驗可以套用在未來;但在第二個世界裡,將發生的事卻完全無法被預測。如果我們把第一個世界的經驗照搬到第二個世界去,即以為我們有能力對未來作出預測的話,將大錯特錯。

讓我再用一個Taleb舉的例子來說明:火雞的故事。

一隻被飼養的火雞,每天按時進食、運動,日日如是。根據統計學,牠每按照這樣的規律多生存一天,其重複這樣生活的可能性就愈大。若根據統計學,牠將毫無疑問地重複這樣的生活直到永遠。這隻快樂的火雞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活了999天,牠卻在第1,000天、感恩節前夕,被殺了!

火雞可能會抗議:為甚麼?這是從未發生的!但現實便是如此:過去不曾發生的事,不等於未來也不會發生。一如金融市場的操作。假設你一直押注在一些你認為「以往不曾發生而將來也不可能發生」的事上,當這件事一旦成真,你將毫無招架之力,這就是金融海嘯殺傷力驚人的原因了。全球化與互聯網,更對這現象推波助瀾,使「黑天鵝」愈來愈多。

伯南克 看不見風暴的機師

Taleb把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形容為「看不見風暴的機師」,因為他用第一個世界的方法,來處理第二個世界發生的金融災難,無法對症下藥。

「美國應該消滅債項,而不是把它延續下去。」Taleb說。他反對複雜的金融槓桿產品、認為不應有甚麼「大得不能倒下」(too big to fail)的金融機構,脆弱的就讓它在未成氣候前自然死亡,容許市場自然調節。

「黑天鵝」的確令許多人聞風喪膽,但亦有不少人押注在這些看似不可能的意外上,與大部分人對賭,結果一擊即中,賺得盤滿缽滿。

「錯的不是屠夫,重點是不要成為火雞。」Taleb告誡大家。

Friday, September 11, 2009

巨企倒下的「死亡5部曲」


金融海嘯發生一年了!

一年前,舉世見證着Bear Stearns從「財富五百」(Fortune 500)中消失、百年老店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一夜崩塌、房貸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接連破產……然後危機如火燒連環船般殃及池魚,震央從美國蔓延全球。

看着巨擘一一倒下,我們得到甚麼教訓?

曾任教哈佛商學院、作品(Built to Last與Good to Great)被商管學生與企業主管奉為「聖經」的Jim Collins,最近出版了新書How The Mighty Fall(暫譯:《巨人如何倒下》),正好給我們一些啟示。

過去Jim Collins與研究團隊專挑出類拔萃的公司總結其成功之道,如今時移勢易,研究對象也只得從以往被捧上天的公司中,找出沉沒了的鐵達尼。

盲目擴張招庸才 自亂陣腳

大家不妨猜一猜,當這些牽動多人生計、資金上落「分分鐘億億聲」的巨企步入「死亡5部曲」(Five Stages of Decline,詳見下文)前,有甚麼徵兆?

和鐵達尼的沉沒一樣,答案是:無。

我想起了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1587年,這表面上看來無關痛癢的一年,卻標誌着大明的盛極轉衰,亦埋下中國隨後數百年厄運的種子。

Jim Collins引用托爾斯泰的名言(「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謂,雖然巨企倒下的原因個個不同,但大致依循着一個「死亡五部曲」的框架:

第一階段:目空一切(Hubris Born of Success)

第二階段:盲目擴張(Undisciplined Pursuit of More)

第三階段:漠視危機(Denial of Risk and Peril)

第四階段:藥石亂投(Grasping for Salvation)

第五階段:隨風而逝(Capitulation to Irrelevance or Death)

有點像中國人講的「盛極而衰」,巨企崩塌的首兩個階段,表面看來非但毫無頹喪之像,還表現得相當亢奮:領袖好大喜功、涉獵其他業務、企業版圖一天天地擴大。Jim Collins說,一般人以為那些像恐龍似的一成不變的巨企才會因跟不上時代更迭而被淘汰,其實野心勃勃、為變而變的企業一樣危危乎。他說,「說2008 年華爾街的崩潰是因為缺乏野心或動力,這講不過去吧。」

為甚麼盲目擴張會引來衰敗?讀過《Good to Great》的人都知道,Jim Collins認為一家偉大公司最根本之道,是擁有最好的團隊(Right people at the right seats)。然而在盲目擴張下,企業的成長遠超它能招攬的人才,結果,一些不那麼優秀的人便有機可乘,而企業為了補人才之不足,惟有從制度上加強監管,結果令到架構日趨官僚,並令本來優秀的人才在意興闌珊下離開。

亂中求存 回歸基本鞏霸業

當敗像呈現時,很多公司會垂死掙扎、更換CEO(尤其是引入「明星」管理人)、大搞形象工程……結果自亂陣腳,加快衰亡。其實愈亂愈要定——回歸基本步,重拾當年建立雄圖霸業的堅實文化,一步一腳印地把形勢穩定下來,再謀後動——一言蔽之,就是要留得青山在。

雖說世上沒有日不落之國,也無永不倒下的企業,但Jim Collins認為衰亡不是必然的,有好些企業不但沒有被危機擊倒,反而能在危機中成長,不斷從瓦礫中站起(多難興邦?)。把「死亡5部曲」放大,可以用來看帝國之興衰,把它縮小,也能帶來做人的啟示。如果你的企業或人生面對四面楚歌、危在旦夕,仿似捲入漩渦,請記住邱吉爾講過的話:

「(……)never give in,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 in nothing, great or small, large or petty - never give in......」

﹏﹏﹏﹏﹏﹏﹏﹏﹏﹏﹏﹏﹏﹏﹏﹏﹏﹏

書名:《How The Mighty Fall》

作者︰Jim Collins

Friday, August 28, 2009

網上成本低 用「免費」開拓商機




06年暢銷書《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作者、科技雜誌Wired編輯Chris Anderson,上月一出新書《FREE》(暫譯《免費》)便先聲奪人。

首先他得到另一才子、《Tipping Point》與《Outliers》等書的名作者Malcolm Gladwell「垂青」,對方以一篇水準甚高的書評向《FREE》的理論基礎提出質疑,遂引發一場頗文明的筆戰,引起不少讀者注意。

網絡免費下載 登暢銷書榜

其次為表「言行一致」,Chris Anderson宣布該書可利用Amazon的電子書Kindle及於網站Scribd免費下載(省下US$26.99!),此噱頭大收宣傳之效,使該書一舉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

更重要的是,「免費」之勢由網絡席捲現實,報業正是首當其衝的一員。金融海嘯下全球多份報章不約而同因為廣告收入劇減而精簡人手、瀕臨倒閉(或已經倒閉),而予取予攜的新聞網站或免費報紙卻一枝獨秀,更令人關注免費對報業生態的衝擊。

作者指免費此一銷售手法由來已久,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更比比皆是:買米送食油、訂購雜誌送贈品、簽24個月合約可獲手機零機價……然而大家心知肚明,免費通常只是引人上釣的餌,顧客最終還是要付全部代價,「先免後費」,因為世上並無免費午餐。

然而,當數碼化愈來愈深入日常生活,「完全免費」似乎真的不再是神話──我們上YouTube聽歌看戲、用Gmail收發郵件、於facebook和新相識眉來眼去……真的不費一文錢--問題是,這些服務供應商如何從中取利?這樣的模式會長久嗎?

網上資源平 經營成本續減

作者說,過去,經濟學有所謂scarcity(有限)的說法:土地、食物、原材料等,終有耗盡的一天,而且因為供應有限,所以價格不可能是零。

但數碼世界卻充斥abundance(無限),更因為科技的一日千里,使網上的資源愈來愈便宜。記憶(storage)、處理(processing)、頻寬(bandwidth)的成本每年以倍數下降(Moore's Law),經營者的成本只會與日俱「減」。

Google就是把免費運用得出神入化而財源滾滾的表表者(它市值200億美元,08年盈利比任何一家美國的汽車或航空公司都多)。其經營手法一言蔽之,就是先以免費策略搶佔市場,再從中取利(「by handing out a lot of things to make money on a few」)。

Google的核心業務是甚麼?是搜尋器。而且愈多人上網、網絡世界愈複雜,它的運算愈準確(和以前的搜尋器剛好相反)。換言之,Google的目的,就是用盡一切方法,包括提供大量免費而有用的網上資源(電郵、地圖、搜索、文書處理等)使人們上網的時間愈來愈多、對它的依賴性愈來愈大、向它提供的個人使用習慣與資訊愈來愈豐富,使Google的搜尋愈來愈精準。然後Google便可以提煉這些信息,壯大它的廣告業務!而且不要忘記:即使免費用戶與日俱增可能造成負擔,它的經營成本只會隨着科技的發展愈來愈低(舉例,每18個月,Google為你提供電郵的成本,將下跌一半)。

當然,不是所有產業都可以複製Google的這套免費模式致勝,而且正如Malcolm Gladwell所質疑的:Google的成本真的可以視作零嗎?以YouTube為例,雖然上載一條影片的成本極低,但將之乘以750億卻是個龐然大數。

報業「微收費」 「山大斬埋有柴」

Gladwell引述Credit Suisse的分析報告,估計在今年內,單是頻寬成本(bandwidth)就會花掉YouTube3.6億美元。

對報業來說,Google這種幾近以本傷人的免費模式,對市場的衝擊尤為迫切--每一個報業老闆都在問:過去的收費/訂閱模式是否必死無疑?兩年前梅鐸買下《華爾街日報》時,無視90萬訂戶帶來的堅實收入,揚言取消訂費,但他終於後悔。目前《華爾街日報》的部分內容完全免費,以保持流量,而另一方面,鐵桿訂戶數量雖少卻維持了收入的穩定。

傳媒大亨還有新實驗:微收費(micropayment)。和訂閱模式不同的是,讀者只須為個別詳盡閱讀的新聞付出很低的價錢便可,經營者期望「山大斬埋有柴」。

收費、免費、微收費,哪個會主導未來?Chris Anderson盡管提出了免費模式的觀察,未必可下定論,還待時間去驗證。

﹏﹏﹏﹏﹏﹏﹏﹏﹏﹏﹏﹏﹏﹏﹏﹏﹏﹏

書名︰ 《FREE》

作者︰Chris Anderson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拓內地航空市場 鞏港「大城市」地位

講者:太古(中國)有限公司主席 陳南祿

  考考你的常識:威尼斯、長安(今西安)和羅馬這3個偉大的歷史名城,有甚麼共通點?

  答案:它們都曾是交通要塞。

  一千年前,當商賈絡繹不絕地往返於絲綢之路時,長安城多麼繁華似錦。

  但隨着海、空交通發展起來,絲路冷清了,長安也黯淡了。一個大城市的命運,就這樣和它的樞紐地位交織在一起。

助賺外滙就業 推廣旅遊

  太古(中國)有限公司主席陳南祿,最近在香港集思會一個探索世界大城市興衰的研討會上,便以「大城市」為題發表了這個看法,並檢視香港未來優勢何在。

  從歷史回到現在,如今世上最繁盛的大都會--倫敦、紐約、法蘭克福、香港、新加坡--無一不是航空樞紐。而它們都擁有一間強而有力的本地航空公司。

為甚麼航空公司對一個大城市如此重要?出身國泰航空的陳南祿解釋箇中原因:

  1.賺外滙。「航空公司有如把一張張空凳開往不同地方,再把一機機外滙載回來。」陳南祿說,去年國泰的860億收入中,75%來自外滙。

  2.投資、建總部、成為重要僱主。國泰一共在香港僱用了26,000名僱員,對本地經濟貢獻不少。

  3.推廣旅遊。

  4.承擔社會責任。陳南祿記得,沙氏期間有一架由香港往台灣的客機,只得一名乘客,而該乘客最後還沒有登機!而當時來往香港與美國的,更只有國泰一家航空公司,「只有本地的航空公司才會為你捱義氣啊!」他說。

  關於航空公司如何協助把一個城市打造成樞紐,陳南祿舉了一個例子。

  由香港往斯里蘭卡哥倫坡(Colombo)的本地乘客向來不多,為甚麼兩地之間可以有直航?

  原因是航空公司把巴黎、倫敦或法蘭克福等地往哥倫坡的乘客都集中到香港來,如此便能湊上足夠人數,承擔得起這條航綫,並方便了港人。這就是由一間航空公司的「網絡優勢」(network strength)帶來的「乘數效應」(Multiplying Effect)。

  「你把世上所有『死前一定要去的地方』之旅客人數加起來,都不及法蘭克福一地的遊客多,為甚麼?就是因為這些『勝地』的交通不方便,大大影響了到訪人數。」由此可見強大本地航空公司,如何對樞紐城市產生貢獻。

優化機場 拓展內地市場

  陳南祿說,當年新加坡不得已獨立時,為了掙扎求存,總理李光耀宣布要建一座世界一流的機場,就是明白欲晉身為大城市,必先成為重要交通樞紐的道理。

  香港國際機場每年迎送4,800萬乘客,世界排名第五。陳南祿說,香港是個「天賜的交通中心」:

  「如果以香港為中心,用五小時的飛行距離為半徑劃一個圓圈,可以到達所有亞洲的大城市,並覆蓋世上一半人口。」

  話雖如此,我們仍需精益求精,力保樞紐之地位,並從三方面鞏固優勢:

  1.優化機場設施

  2.壯大本地航空公司

  3.發展旅遊業等配套政策

  其中,龐大的中國市場更是個不可忽視的寶藏。

  陳南祿說,西歐國家包括英國、荷蘭、德國等,每年約有35至40%人口乘搭國際航綫;在亞洲,日本的比率是12%、韓國為10%,「在中國,比例可能低於1%!」換言之,這個13億人口的市場增長潛力十分驚人。

----------------------------------

大城崛起︰楊汝萬闡述「香港未玩完」

  陳南祿在國泰浸淫多年,自然加倍覺得航空公司對大城市舉足輕重。

  當日研討會上另一位講者楊汝萬教授,則從更宏觀的角度,補充了這個說法。

三大興盛要素 地理創新政治

  楊汝萬說,一個一時無兩的大城市之崛起,通常有三個因素:

  (1)地理。城市的地理位置發揮着永恒的作用。珠西一帶的江門、佛山、肇慶,位處水路交通要塞,曾經千帆並舉,在明朝末年盛極一時。但後來隨着陸、空交通發達,這些城市也隨之衰落。

  (2)創新的經濟與技術。一個大城市,必須有新的立足點,創造財富:「工業革命時,英國曼徹斯特因為紡織業而成為大城市;1910年代,美國的底特律因為汽車業而崛起;1920年代,上海作為多個外國的租界,凝聚了大量人才和資本;1960年代,矽谷冒起,帶旺了三藩市。」楊教授一口氣列出多個這樣的故事,不一而足。

  (3)政治環境。曾為「東方之珠」的上海,40年代因為政局轉變而一落千丈,直到90年代浦東發展才重拾光輝。

  數百年前,西安(當年的長安)亦因為政治中心的轉移而漸漸失色;德國的柏林,也在希特拉時期位處高峰,最後因二戰而衰。

不能吃老本 還看產業創新

  把這些條件套用在香港上,楊汝萬認為,「香港未玩完」:「香港交通中心的地位穩如泰山,海運、空運都很發達;政治方面,由於『一國兩制』要成為台灣的楷模,所以未來政治環境亦不容有失;但在創新方面,則要更加爭氣,不能食老本了。」不知道「六大產業」可會是個好開始?

Monday, August 10, 2009

Malcolm Gladwell教你 看巨變由小開始

講者:Malcolm Gladwell(The Tipping Point作者,《紐約客》The New Yorker記者)

暢銷書作者Malcolm Gladwell首度訪港發表演說,四小時的講座盛惠門票$6,000(註1),單憑這點已先聲奪人。
值不值得?
其實不必深究。一場演講的破天荒高價,只不過反映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徵:知識有價。而且名氣越大,財富越鉅。
「書中自有黃金屋」,Gladwell先生為這句中國古話下了最佳註腳。

6,000元聽講座 Gladwell顯身

從2000年開始,Gladwell共出版了三本書:The Tipping Point(2000),Blink(2005),Outliers(2008)(見「延伸閱讀」)。三本都是曾高躆《紐約時報》榜首的暢銷書,其中首兩本單在美國,便各自賣出了超過200萬本,令Gladwell名利雙收。

本次演講共有兩個講題,各長一個半小時。題目一是Gladwell的首本名作「The Tipping Point」(引爆趨勢),題目二為Understanding the Financial Crisis(解構金融海嘯;見另文),Gladwell以說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人性弱點如何捲起世紀海嘯,風格與他的幾本著作類似,毫不欺場。

還記得什麼是Tipping Point(引爆點)嗎?
直覺上,我們以為改變總是個緩慢、漸進、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間必須傾盡人力物力來改轅易轍。但Gladwell說,大部份翻天覆地的改變(transformation)並不漫長,而是一觸即發的,且多由看來不值一提的因素主導而成。那個從無(或很少)到有的一瞬間,就是tipping point。

舉例,九十年代初,紐約市曾以高罪案率而惡名昭彰,居民亦已接受了這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必然代價,並深信除非引入大規模的變革,否則將束手無策。但奇怪的是,從93年到96年的三年間,紐約市的罪案率竟奇蹟地暴跌:謀殺案下降三分二,嚴重罪行大減一半。追查之下,Gladwell發現警方並非出動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手段,他們只是勤於打擊一些看來微不足道的罪行:禁止公眾地方塗鴉、嚴拿垃圾蟲、搜捕地鐵瞞票等,孰料這卻把不少嚴重罪行消滅於萌芽之間。

類似例子不勝枚舉:柏林圍牆倒塌、金融風暴...都是由不大起眼的原因迸發出超乎想像的結果,「巨變的關鍵就是:它往往發生於一瞬間。」Gladwell說。

要把一種行為或產品,在短時間內從不為人知打造成風行之物,還需要兩個要素配合:(1)改變人們的既有想法,(2)利用有社交影響力的人作推手。

以蘋果電腦為例。蘋果的iPod並不是第一部MP3音樂播放器,也不是最好的,它之所以能以雷霆萬鈞之勢席捲整個市場,因為它不把自己定位為予人感覺複雜的「電子產品」,而以超簡潔的外型與用法,自我定位為「潮物」。同樣,iPhone不以「手提通訊裝置」自居,反而標榜它是反映自我的玩意,便能成功取悅市場。在打破舊有框框方面,Gladwell 盛讚蘋果電腦「美妙絕倫、天才!」

交際好手 難被社交網絡取代

如果看過The Tipping Point的話,對以下這個字應該頗有印象:Connectors。
Connector是指很有「社交影響力」(social power)、朋友來自各行各業、彷彿沒有人他不認識的超級交際好手。他們是形成tipping point的靈魂。全靠他們「咩人都識」,才可以把一些陌生的意念,在短時間內滲透各階層。

Gladwell說,Connectors的精髓不是「識得人多」 (know many people),而是「識得不同類型的人多」(know many kinds of people),他們可以進入不同的社交圈子,涉足「不屬於自己的世界」(belong to the world they don't belong to),擁有超強的社交手腕與交際網絡,是整個tipping point的推手。

說到這裏,引起我的好奇。The Tipping Point面世(2000年)時,Facebook、Twitter等網上社交網絡仍未誕生,Connectors自然都是身邊認識的人。但今時今日,一個在網絡世界受萬人擁載的「明星」(比如說超過1,000個FB「朋友」,或過萬Twitter「跟隨者」),是否和現實世界的Connector一樣,擁有同樣強勁的社交影響力?

Gladwell對此有保留。他認為,人際關係的兩端分別是「親密度」(intimacy)和「數量」(size & breadth),即設想你畢生只有兩個朋友,你們之間的關係必然很緊密;若你的朋友數目超過1,000的話,其中點頭之交應大不乏人。因此,關於社交影響力,「這不是多與少的問題」,而是如何對「大部人」都產生「一些」影響力。Gladwell認為,網上朋友∕追隨者成千上萬的,未必有時間和所有人建立有意義的連繫,亦難和現實中的Connector相提並論。

對tipping point這個題目著書立說,Gladwell說,他希望這可以幫人們建立正面的「趨勢」──畢竟,只要你懂得竅門,再巨大的轉變,都可以由小事開始。

註1:主辦機構Next Chapters透露,200多名聽眾中,付全數門票的不足三成,其餘大多享有一些優惠。另外,由於他們與不同的商會合作推廣是次講座,故此不少聽眾是以企業為報名單位的(佔七成),出席者亦以管理層為主,如香港總商會總栽方志偉、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執行總監饒恩培、數碼通總栽黎大均等。

***

三部著作 全登榜首

Malcolm Gladwell寫了三本書,而大部份讀者,都把它們全部看過。對這三件作品,Gladwell自己有這樣的看法(引述自維基百科):

「我希望讀者從The Tipping Point知道,再大的改變都是可以發生的;至於Blink,我想讓人認識直覺的重要性;說到Outliers,是想探討「整體」對成功多麼重要。成功人士之所以突圍而出,並不是純綷因為本身的努力;這是許多人與許多環境因素造成的。」

Gladwell:海嘯是一場精英的失敗

「這不是一場由無知造成的災禍。製造海嘯的人都是非常聰明的人。這是一場精英的失敗。」Gladwell說。

為什麼這麼聰明的人會造成這麼大的問題?原因就是他們過份自信。

Gladwell引述一些心理實驗指出,當一個人擁有的訊息越多,他對事件正確判斷的機會並不會進步很大,但他「認為」自己對的機會,則越來越高。換言之,認知和判斷之間的落差(mis-calibration)越來越大。

人性另一弱點是,當我們認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很高時,就會誤以為自己在其他方面都一樣優勝(illusional control)。這兩種過份自信的情況發生在「有識之士」身上尤其多,而華爾街更是聰明人聚集之地,毋怪乎引發的問題更複雜:

「成功帶來自信、自信帶來更大的成功、更大的成功引起過度自信…結果出現災難。」Gladwell說。

雖然Gladwell同意大部份快樂的成功人士都有幾分自視過高,但關鍵是不要走向極端。

「我們應為金融世界注入一點謙遜。」這位來自紐約的精英如此說。

Saturday, August 01, 2009

《香港華爾街的孩子》 反思投行生涯


在處女作《香港華爾街的孩子》面世之前,28歲的投資銀行副總裁妍宇已接受了不少傳媒訪問。記者形容她「人生100%完美」:

聖保羅男女中學畢業、會考9優狀元、芝加哥大學碩士、甫畢業便被投行羅致、已覓得如意郎君……連串令人艷羨的形容詞下,倒更令我好奇,這位出類拔萃的年輕姑娘,會如何書寫自己?

結果使我意外。妍宇如此形容自己:「生於香港,擁有八分之一的馬來血統,80年代新移民的獨生女,死心塌地的亞洲人,通曉5種亞洲方言。畢業後一直在香港的華爾街工作,卻始終是不折不扣的狂想一族……」她用「根」來描述自己,而不是像大部分精英那樣,忙不迭以成就來代表自己。憑這份謙遜,我已覺得本書值得向學生推介。

曾經對「我的志願」迷茫

往下看,更引證了我的想法。首先,妍宇的文筆很好。第一章「窗緣的女孩」,乃06年香港青年文學獎散文組亞軍作品,堪當中文會考範文。其次,妍宇觀察入微,你能感覺到她在描述事物後面,有一顆敏感的心。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她很能刻劃年輕人的心態。比如說,許多人以為妍宇是天之驕子,必然自小躊躇滿志—— 非也。她和你我一樣,也曾對自己的志向很迷茫:

「理科老師勸我當醫生、文科老師讓我唸法律、父母說還是會計來得實際……於是,我每每在腦海裏一遍又一遍重寫『我的志願』這篇作文,執筆、擱下、着墨、塗改,成了我人生最棘手的題目。」她就是如此坦率。

讀妍宇的《香港華爾街的孩子》,很難不把它和《Liar's Poker》作比較,因為執筆的,都(曾)是年輕的投資銀行家。Michael Lewis當年作為Salomon Brothers的初生之犢,耳聞目睹投資銀行的光怪陸離,辭職後寫下《Liar's Poker》一書,把華爾街的貪婪與狂妄描寫得淋漓盡致,堪稱財經書中的經典之作。基於市場考慮,妍宇不是沒寫投行的花絮(比如說面試的情況、銀行家放生大閘蟹求好運等等),但刻劃人性顯然不是她的目的。她的文章比較像隨筆,很老實地反映內心世界,卻沒有怎樣描繪投行的生態,也不對行業作出批判。

盡管如此,妍宇也在末章作了一番反省。她在引述一個「銀行家與漁夫的對話」前,這樣說:

「在眾人捧腹大笑的背後,我回頭想:我不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嗎?小學、中學、大學,反正考到哪一家便去哪一家;畢業了,有投資銀行向我招手,就一直做到現在。我們的人生,真的是如此無選擇嗎?大半輩子後,我也會如此欷歔嗎?」

投資銀行的確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它不光代表財富,更代表認同與地位。相信9月開學後,不少打算考進投行的香港大學生,會把《香港華爾街的孩子》當雞精書「刨」。我不期望一本書能改變社會對「精英」的迷戀,只希望學生看這本書時,多反省自己的志向,然後才決定是否投身其中。畢竟你的生命,不應該由一份職業來定義。

Friday, July 17, 2009

聆聽《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五月,一位生於1948年的財經界老行尊接受一本年輕人雜誌訪問,談到世代交替時,老實不客氣地說:「點解我要讓個位出來呢!對不對?我這個位置月入十幾萬,坐得好舒服,點解要我走啫?!我不單止不走,更專登不讓你上來!」

  他還坦言嬰兒潮「話晒事」是理所當然的,「你們在香港一定唔夠我們玩,第一,遊戲規則是我們set的;第二,我們在香港搵老襯搵了幾十年,財雄勢大;還有……我們是一群人,不單止這一群,連官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代,都有共同語言的嘛!We act the same, we think the same!」

面對激烈競爭 容易迷失自我

  我們不知道這番話是真心的,抑或只是長輩以激將法逼年輕人面對現實:上一代並非「老奉」要讓位,你必須自己努力爭取上位。當這篇訪談文章迅速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時,我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把書趕出來,好好回應這番話。

  那本書,就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前述老行尊的一番話,並非空谷足音,它可能表達了「Baby-boomers」對下一代的普遍想法:年輕人不長進、不能捱苦、難以委以重任,總之無眼睇。

  香港的年輕人真的如此不成器嗎?我不同意。

  無疑我們成長在一個物質比較富裕的年代,沒有怎樣捱過苦,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思進取。我們沒有改善生計的逼切需要,所以追求的目標比較虛無縹緲,也需要多一些時間來想清楚到底自己想要甚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鬱悶、會苦惱、會沮喪,我們需要長輩的理解與支持,但許多長輩卻認為我們「不知所謂」。

  我們又面對超乎上一代想像的競爭,30、40年前,香港經濟剛起飛,各行各業求才若渴,你只要稍微有一點相對優勢(比如說,懂簡單英語),要找一份工作不太難。接着隨社會的進步,你也就平步青雲了。但我們不一樣。我們從幾歲大便要習慣競爭,否則進不了好的小學、好的中學,甚至上不了大學,最終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少許「相對優勢」哪裏管用,我們必須一生下來就「好打得」,懂不同樂器與兩文三語只是最低要求,還要既獨立又善於交際……(下刪一千字)。大人要求我們是全人,我們開始迷失自己。

港建制沒放手 青年人難上位

  年多前敝報《國是港事》版開了一個欄目叫「新香港人」,通過幾位博客,收集年輕人對社會和自己的反省,目的正是希望閱報的「大人」有機會聽聽「細路」的心聲。一年下來,「新香港人」累積了80多篇文章、近 300個網上回應,我們從中精挑細選,再加上新文章與部分讀者留言,輯錄成《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我們不期望一本小書會為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至少,我們希望上一代可以聽聽我們怎樣想。正如為本書寫序的呂大樂教授道:

  「香港是一個沒有輪替的社會:政治上明顯如此,政治以外也不見得比較好。基本上,在過去十多年裏,我們不斷重複自己,而且重複到一個令人覺得極其納悶的程度。香港社會需要在各方各面重新開放……將代際輪替閱讀為社會流動渠道淤塞,年輕一代爭取『上位』遇上阻力,是片面的理解。真正的問題在於目前香港社會建制沒有放手,學懂欣賞新生代的專長、念頭,讓後者有更多機會憑着新感性付諸實踐。簡單的說,是還未聽清楚他們有何主張,便已經決定沒有必要聽下去。這種態度是當前香港社會求變的一大阻力。」

﹏﹏﹏﹏﹏﹏﹏﹏﹏﹏﹏﹏﹏﹏﹏﹏﹏﹏

  書名:《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作者:鄧曉楓、葉宇堃等

Friday, July 03, 2009

Twitter︰用140字掀起的革命

  今年夏天,有一個網絡名詞比「綠壩」更火,你不能不知道:Twitter。

  不必拘泥於甚麼是「Twitter」,因為說穿了它簡單得令人吃驚。如果facebook的功能多得令你眼花繚亂,那Twitter再適合你不過了。它只有一個「預設」功能(下文會解釋為甚麼稱之為「預設」):利用140個字元,輸入你此刻在做甚麼。

  Twitter本來只是美國一家IT公司員工之間的「玩具」,誕生於06年,用法類似手機短訊(所以才以140個字元為上限),唯一不同之處,是這個「短訊」可以同時被多人接收,並且與網絡連結。

無聊短訊不無聊 掀伊朗革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手機、短訊、網絡三者撞在一起後,竟然迸發出驚人的力量。

  首先,「我在寫稿」、「今天之內一定要把這本書看完」、「連卡佛大減價開始了」之類我此刻正在做/想甚麼的信息,原來並沒有我們想像中「低能」。這些輕短的、無聊的信息,有點像茶水間或電梯大堂的閒扯,雖然不着邊際,卻在不知不覺間滋潤了人際關係。

  更進一步,當一個名人也搞上這玩意後,效果就很立竿見影了——比如說,假設陳奕迅用Twitter說「錄音中,D冷氣好凍」、劉鑾雄寫「今天福臨門的麻蓉飽令人驚喜,我吃了3個」、曾蔭權說「幸好七一人不多」時,你會否覺得與他們拉近了距離?正因如此,美國已有不少明星與政客已開設了Twitter帳戶,作為個人宣傳的一着奇招。

  但這還不算Twitter最厲害之處——它掀起了一場真真正正的革命:伊朗事件。伊朗因大選舞弊爆發騷亂,不少參與的群眾(以年輕人為主)依賴Twitter作平台,實時報道事件、發放信息及動員上街,其效果之龐大,氣得政府截斷手機通訊,甚至宣布軍管互聯網(在中國,類似現象也在悼念「六四」中表露無遺,使政府不得不出手關閉Twitter及類似網站)。專制的政府從中得到教訓:盡管你可以控制傳媒,但當平民的傳播力量得到整合後,反而更加無孔不入,滴水穿石。

手機結合互聯網 顛覆社會

  Twitter的成功,顯示了手機與互聯網結合後的強勁化學作用。它雖然簡單、每個信息最長只有140個字元,但在網絡世界,它卻可以無限大:任何可以被一條URL代表的東西,包括照片、影片、網頁……一切,都可以透過Twitter這140字傳播。當一道簡單的短訊能在彈指間被傳予千千萬萬網民後、當普通市民和網民之間產生互動後,強大動員力量由此引發。這種力量,遠遠超過了Twitter的「預設」功能,真正顛覆了社會。

  《Twitter Power》一書很適合Twitter新手,它非常易讀,解釋了有關Twitter的一切,末章還有一個「三十天計劃」,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在 Twitter上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它更適合市場或營銷從業者,因為書中的「貼士」相當實用。比如說,如果你想以Twitter宣傳公司品牌,不妨發放較人性的信息,以軟性一面打動顧客;若以建立個人形象為主,則可以包含較「無聊」內容,令人感到更親切。

  你想知道我此刻在做甚麼?何不加入Twitter,並把我加到名單中?
http://twitter.com/wongleona

----------------------------------

 書名:Twitter Power

 作者:Joel Comm

Friday, June 19, 2009

讀懂男人心 港女好出嫁


  港的男女比例接近1比1.2,而在具大學學歷的適婚女性(30至39歲)當中,13%從沒結過婚。撑起半邊天的港女,壓力真不小。

男兒志四方 管束惹反彈


  有朋友曾活靈活現地形容一個「港女」心態上轉變:

  25歲以前,港女眼高於頂,自信只有富比小小超或俊若吳彥祖的才配得起自己;25至27歲,小姑獨處的她開始緊張,表面上不動聲色,私下卻去算命問自己能不能嫁;27至29歲,再也無法神色自若--外向的逢人便問有無男友介紹、一到周末便去單身派對,門檻忽然從脖子那麼高降到腳跟,內向的也終於沉不住氣,行山團契嘗酒品茶……統統不放過;29歲以後,單身女性要不變本加厲勢兇夾狼搏盡地一煲,要不心灰意冷失魂落魄如洩氣皮球。步入30,恍如大限,如何是好?

  這種情況當然不止香港獨有,最近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Act Like A Lady, Think Like A Man》,就是一本寫給恨嫁女性看的書。作者Steve Harvey是個資深電台與電視節目主持人,多年來見盡大都會男女的貪嗔癡,發現不少兩性煩惱,癥結在於女人把男人想得太複雜。他清心直說,謂男人其實好簡單,若妳找到竅門,不難水到渠成。

  舉例,「港女」遭人詬病之一,在於因太怕失去而管束男友,結果弄巧反拙,把他嚇跑。Steve Harvey說,男人從小就被灌輸一個觀念:你是男生,志在四方,必須出人頭地。因此從踏進社會那天起,男人就不住問自己3個問題:你是誰?你做甚麼的?你有甚麼貢獻?惟有當他找到自己的方向、肯定自己的能力後,他才能心安理得地成家立室。

3P要達標 90天「試用期」

  更大的問題是,若他「唔知自己想點」,他也很難對妳認真,因為他尚未知道怎樣的女人才和他相配。遇上這種男人,別奢望舉案齊眉。要知道一個男人是否對你認真?請留意3件事(3Ps):他有沒有和妳出雙入對,把妳們的戀情公諸天下(Profess)?他是否願意赴湯蹈火,令妳得到物質上的滿足(Provide)?他能否盡一切努力保護妳,不讓妳受委曲(Protect)?達不到以上要求的男人,不必猶豫,換畫吧。

  作者說,男女展開戀情後,不妨觀察對方90天,才決定是否更進一步(暗示的是發生關係)。這就像員工與僱主之間的試用期:一方面努力取悅對方,另一方面訂立二人之間的相處原則。這對女性尤其重要:若妳不能在這段時間裏讓他完全了解你的底綫(比如,不容許一腳踏兩船),他就會假設妳無任何底綫,將來雙方關係穩定下來後,就很難叫他改變惡習了。

  這不是一本「手冊」,不妨設想作者是妳的男同志好友,他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循循善誘地,幫助親愛的妳更了解男人。這個周末,去少一個聚會,好好享受這本書吧--不一定讓你嫁得有情郎,至少對男人心理更了解三分;女上司也合用。

----------------------------------

  書名:《Act Like A Lady, Think Like A Man》

  作者:Steve Harvey

Saturday, June 06, 2009

三十世代 英雄時勢造 成功要人謀


從10年前的The Tipping Point到去年的Outliers,《紐約客》(The New Yorker)專欄作家Malcolm Gladwell的書總能帶起話題,不能不讀。

成功的竅門是甚麼?中國人說那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Gladwell這個鬼佬哪裏懂這套?但Outliers一書談的種種成功因素,卻頗能誘人對號入座,難怪華人社會大部分書評,都以「一命二運」的骨幹作分析。

智商非關鍵 水漲船自高


本文只談一點:大時代與文化背景對個人的衝擊。

乍看《Outliers》一書談的成功因素,頗有宿命意味。因為閱畢你會得到一個印象:成功也許需要努力(「10,000-hour rule」:必須投入至少1萬小時,才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但和智商的關係不大(IQ超過120後,成功將取決於「聰明」以外的因素,例如家庭背景與性格),反而更關乎一個人生於甚麼地方、甚麼時代、甚麼文化(一命二運三風水?)。

舉例,作者列出了人類史上最富有的75個人,當中包括羅馬國王、埃及妖后、股神巴菲特與「超人」李嘉誠,而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在史上最有錢的75人中,竟有接近五分一來自1860至1870年代的美國!人類的財富,竟曾如此集中過。

為甚麼會這樣?原來在那10年間,美國正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鐵路搭通全國、華爾街開始成形、工業生產漸臻成熟……那是開山闢石、改朝換代的轉角位。只要你恰恰在那10年間出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遲,你就有機會乘着這股巨浪,飛黃騰達。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年代(有趣的是,李嘉誠發迹的70年代,亦恰恰是香港經濟起飛的日子)。

生於夾縫只好認命?


再舉一例。數當今矽谷的殿堂級人物,從微軟的Bill Gates、蘋果電腦的Steve Jobs,到Google的行政總裁Eric Schmidt,統統生於1955年。這是巧合嗎?是的。因為個人電腦誕生於1975年,在這一年,這批IT才俊滿20歲,他們剛剛進入大學、踏出社會,準備一展拳腳。他們不早不遲,搭上了電腦革命的順風車。時代造就了他們。

說到這裏,大家也許頗有感觸,尤其對一些三、四十歲的香港人而言。他們生於70年代、出道在回歸前後,盡管近十多廿年來不斷力爭上游,但社會似乎對他們最不公平--金融風暴與疫症、六四、七一、五一二與九一一……天災人禍,他們都曾親歷其境。早10年出道的話,剛剛跟上移民潮的青黃不接,搵工跳槽不是難事;晚十年出道的話,中國在起飛,大不了北上發展,黃金遍地。但生於夾縫,奈何得了!若時勢造英雄,而個人的成功如此身不由己,我們是否只好認命?

跳出框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且慢。不如換一個角度,跳出個人的框框,思考時代與文化交給你的使命。例如,身為香港人,你擁有甚麼內地人沒有的優點?處於千禧年代,這時勢需要怎樣的人?你來自怎樣的家庭?你的祖先具冒險精神嗎,抑或多是讀書人?你有甚麼與生俱來的特點?哪怕是再微小的與眾不同,都可以使你突圍而出。

是,這本書告訴了你「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未必能改變時代洪流,當上首富或巨亨。但積極地看,你仍可思考如何迎合時代的需要,打造自己的一片天。

Saturday, May 23, 2009

內陸城市發威 中國保八有望

“李晶說:「中國今年保八有望。」她對中國領導人信心十足。”

金融海嘯風捲殘雲吹了半年,被視為全球復甦希望之一的中國,其經濟前景如何?

投資表現佳 出口弱

據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分析,目前中國經濟的數據好壞參半;國家經濟正面臨結構轉變,在拉動經濟增長的3頭火車中,以投資表現最理想、出口最疲弱、而內需尚待提升;內陸城市因倖免於環球金融海嘯衝擊,經濟表現比許多沿岸城市還好,不意竟成為中國經濟復甦的新引擎。

若要總結一句話,李晶說:「中國今年保八有望。」她對中國領導人信心十足。

內需待谷 幸銀行體系健全

「在09年,估計淨出口將較去年少、但投資將較去年高、內需市場仍不足。」李晶一口氣總結她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三頭馬車」的預測。

內需的確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李晶說,中美兩國在居民消費上分佔全球的兩端:美國消費佔GDP七成,乃發達國家中最高;中國僅三成半,為最低。

「如何令中國人減少儲蓄、增加消費?」李晶問;這真是個大問題。

中國消費者花錢審慎,因為前景仍不明朗,人們寧肯把三成收入存進銀行,也不肆意買東西,使中國的居民存款累積近4萬億美元。

「只要人們預期經濟會好,自己能賺更多錢,自然肯消費。存款比例哪怕從三成下降到兩成,也對消費有利。」李晶說。

此外,建立更完善的社會保障-教育、醫療、退休、失業-也是提升人們消費意慾之途,可惜這將花相當長的時間,無法一蹴而就。

李晶說,雖然目前中國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見附表),但中國有一強項,與西方諸國不可同而語:「我們的銀行體系健全,這成為中國主要的增長動力。」

更重要的是,內陸各省市在金融海嘯摧殘沿岸城市後,更顯神威:在第一季GDP增長最強勁的省市裏,只有兩個是沿海城市(天津與遼寧),其餘為四川、陝西與重慶。

人民幣地位升 港亦受惠

「這真令人鼓舞。」李晶說,她曾和一些內陸省市的領導人面談過,對方表示對金融海嘯的衝擊,一點也感受不到。

總結而言,李晶貫徹其看好中國的本色,對中國國力日盛、國際話語權日增很有信心。在這大趨勢下,人民幣地位提升也屬必然,並使香港受惠-「離岸人民幣中心很可能(tend to)由香港開始。」李晶說。

----------------------------------
正面中國經濟數據


1.貸款增長理想:今年首4個月累積新增貸款已達5.17萬億元人民幣,而銀行的貸存比率(Loan-to-deposit ratio)只有68%,與西方銀行動輒高達100%甚至150%的情況成鮮明對比,可見中國銀行水頭十足。

2.採購經理指數(PMI)反彈:從去年尾的低於40升至50以上,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樂觀。

3.地產市場暢旺:3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的房產銷售從年初的低谷反彈,買家再度活躍。

4.零售市道頑強:首季汽車銷售較去年上升2.82%,接近300萬架次。

5.中國股市獨秀:自去年10月金融海嘯以來,反映內地股市表現的滬深300指數(CSI300)累升近6成,遠遠拋離幾近無升幅的環球股市指數(MSCI AC World)。中國股市資金充裕,李晶相信連串新股配售(IPO)將陸續出現。

----------------------------------

負面中國經濟數據


1.重工業未復甦:發電量增長自去年10月以來,一直呈負數,未見有力復甦,相信重工業情況仍然不妙。

2.出口前景未明:出口表現為10年來最差,按年跌幅高達22.6%,主要當然是因為美國消費市場收縮引致。不過,李晶引述利豐集團的資料表示,不少企業已陸續收到來自歐美國家的急單、補單,但主要仍以低檔產品為主-沿岸倚重出口的城市,經濟前景仍不明朗。

3.企業盈利不佳:企業盈利能力不佳,但期望有溫和增長。第一季上市企業(A股)盈利倒退為25.8%,非上市企業更差,為32.2%。

Friday, May 22, 2009

《被遺忘的大屠殺》 反思南京痛史


導演陸川的電影《南京!南京!》挾全國開畫票房冠軍的氣勢,轟轟烈烈地在香港上映,重新喚起觀眾注意這段被湮沒了的血腥歷史。

在進戲院之前,我從書櫃上取下一本書:張純如小姐寫的《被遺忘的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翻開那沉重的一頁。

日軍僅花4天 令南京淪陷

張純如當年以不足30之齡,經大量查證、訪談、資料蒐集後,寫下這部氣勢磅礡的報告文學,展現出非凡的天份、毅力與正義感。她是美籍華人,父母都不曾目睹過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她並無責任重塑它。

然而,如命中注定,或良心呼喚,當張純如逐步接觸有關大屠殺的史料後,她無法不把這個擔子一力挑下。她問:如此滔天罪行,為甚麼竟沒有人用英文寫一本非小說類的專書?為甚麼受難者如此沉默?為甚麼日本竟可公然忽略這段歷史?

不論看書或看戲,我都不主張沉溺於大屠殺的暴力和殘酷上,正如張純如說:

「本書……目的並不是要建立一個數量上的紀錄,說明這個事件夠資格成為歷中上最邪惡的行徑之一;我的目的是要了解整個事件,並希望世人從學習教訓,記取沉痛的殷鑑。」

例如,其中一件有關大屠殺的真相是,日軍僅僅花了4天,就使南京淪陷——而當時中國的軍隊卻有足夠彈藥至少撑5個月!張純如慨歎,若當時中國部隊有所抵抗,也許可以使士氣敵消我長,令日軍「凌人的氣焰可能就會偃旗息鼓」。

另一值得大書特書的事迹是,在當時已淪陷的南京城內,盡管哀鴻遍野,仍有不少振奮人心的偉大故事,例如:

「人類不汲經驗 注定再受罪」

德國人拉貝,被張純如稱為「中國的舒特拉」,拯救了數以十萬計中國人的性命。拉貝是南京納粹黨的區域負責人,千方百計以一己之力抵擋日軍的暴行:建安全 區、致函日本大使館,甚至向希特拉求援,當這一切都不能阻止日軍殘殺中國人時,他索性親赴地獄:在城裏四處遊蕩,阻止罪行——因為他臂章上的納粹標誌,幾 乎是日軍唯一的顧忌。

按作者的查證,在大屠殺前,約有一半南京人撤出,而留下的那一半裏,又有半數遇害——南京大屠殺的遇害人數,超過三十萬。書寫這段歷史,除了想激發日人對 大屠殺負責外,張純如說,她一直念念不忘這句話:「不能記取過去經驗的人,注定要再受罪一次。」她說︰「南京大屠殺是人類尊嚴中的一大瑕疵,但是讓這個瑕 疵特別令人厭惡的,是歷史從來沒有好好寫下故事的結局。」

使命感驅使張純如盡一切的努力,把這段歷史有系統地記錄下來,公諸於世,不致於湮沒。

很可惜,張純如在完成此書後7年,卻因為抑鬱症而自殺身故,終年只有36歲。

----------------------------------

書名:《被遺忘的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

作者︰張純如

Saturday, May 09, 2009

無懼「中年危機」 裝備再起動


年過35,有點高不成低不就。30歲前還會不安於室,頻繁地轉換工作,現在理想已褪色,成家立室後更不容自己太任性。過去好景,偶而會幻想有一天大權在握,今時今日,只怕朝不保夕。

這是不是你今天的寫照?

不必太沮喪,在金融海嘯肆虐職場的今天,這是普遍現象。套日本趨勢大師、前麥肯錫顧問大前研一的說法,已踏足職場十餘年的人,不少已進入「惰性行駛」,他們雖有危機感,卻沒有足夠意志力改變現狀,結果裹足不前。人的惰性一旦形成,「再起動」的確很難,但若有心做,倒不是沒方法。

宜做好時間管理 充分利用


大前的「再起動」分兩部分:第一,暖身操;第二,提升「中年綜合力」。

所謂「暖身操」,秘訣只有一道:不要再說「沒時間」。

大前認為做好時間管理是「再起動」的先決條件。具體的操作包括不要將email「放過夜」、充分利用上班前的數小時、安排行程時,優先實行非做不可的事等等。大前本人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但他很自豪地說,自己絕少拖欠工作,而且以身作則,「年過35,照樣學好外語」。

時間最公平,人人都有24小時,大忙人如大前做得到的,我們該很慚愧自己做不到吧?

要學習「中年綜合力」,需要持續地吸收新知識。大前有三個「輸入術」,即通過三個渠道來豐富自己的內涵:每天看報紙新聞、在課堂討論上深入了解特定議題、行萬里路。大前說,一個人「必須用自己的雙腳到處走動」,並在觀光時保持敏感。

發動「輸入力」 全方位吸資訊

大前說的「輸入力」,不單是資訊量的問題,關鍵是興趣。我很喜歡這句話:

「我在輸入資訊時有一個習慣,就是絕不將焦點局限於現在工作需要的領域上,而是對所有事物都抱着興趣,全方位地吸收資訊。」

他說,要「準備一個像紅酒櫃一般的資訊整理櫃」,而且,「正因為不知道何時、何地、何種資訊會派上用場,才更需要先從打開全方位接收天綫,以及擁有資訊整理櫃的方式開始,培養自己的輸入力。」
Link
若要總結大前的話,那就是要盡量使自己成為一個「T型人才」——一方面擁有專業知識(直軸),同時還具廣泛興趣(橫軸)。大前對讀者的要求更高,他說,「身為通才的同時,如果還能成為擁有兩項專業的『π型人才』,則更為理想。」

也許,你也能從今天開始「再起動」?

﹏﹏﹏﹏﹏﹏﹏﹏﹏﹏﹏﹏﹏﹏﹏﹏﹏﹏

書名:《再起動》(作者:大前研一)

Saturday, April 04, 2009

人生高峰低谷 如何度過


"低谷與高峰,本來就是一體兩面:「它們是相連的。你今天在順境時犯的錯誤,造成明日的逆境;而你在逆境時展現的智慧,又為你打造了明天的風光。」"


書名:Peaks and Valleys(作者:Spencer Johnson)

如果你有減薪、失業、迷茫的憂慮,你應該看看這本書:Peaks and Valleys(暫譯:高峰與低谷)。
它是暢銷書Who Moved My Cheese?(《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作者Spencer Johnson的新作,面世不過月餘,已在網上書店Amazon上累積了不少好評。

如何面對失意 決定失意有多長

Johnson的書總趕得上時代。
十年前,全球化與新經濟之說方興未艾,《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用老鼠與小矮人的寓言故事,借吃足一世的芝士也可瞬間消失為喻,說明人若不思進取,就會被淘汰,為「知識經濟」下了最佳註腳。
十年後,全球經歷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力爭上游已不再是指定動作,許多人從高處摔下,茫然若失。《高峰與低谷》微言大義,教人面對生命起伏,來得正合時。

故事很簡單:一個住在山谷的年青人感到失意,沮喪灰心,毅然踏上高山,希望找到出路。他在山上遇到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者,娓娓和他談了許多人生道理,年青人一邊聽一邊調整面對挫折的態度,終於摸索著走出了自己的谷底。

這是一本很顯淺的小書,道理並不新鮮,好看之處是把許多有關人生的智慧都濃縮其中,讀來自是啖啖精華。至於能領悟多少,就因人而異了。

它只說三件事:如何快些離開低谷(逆境),如何留在高峰(順境)久些,如何使人生少些低谷、多些高峰。

低谷與高峰,本來就是一體兩面:「它們是相連的。你今天在順境時犯的錯誤,造成明日的逆境;而你在逆境時展現的智慧,又為你打造了明天的風光。」我們無法控制外來因素,但我們可以憑調整自己的態度,來對應順逆。

人總想設法避免失意,當不幸的事真的降臨時,怎樣可以減輕它帶來的痛苦?

書中說,祕訣在於「活在當下」:你怎樣面對失意,決定了你將失意多久。如果你在逆境中亦找到意義,豁然面對,一樣可以感受到在高峰上的快意。

故事裏有一段,說年青人很艱辛地走出了一個谷底後,驀然回首,竟發現原來有捷徑可循,當下頓悟:「他喜歡在低谷裏有所發現,這使他的下一個低谷沒那麼痛苦,甚至可以幫助他。」

而在人生的修練裏,走出低谷並不是最難的事;更難的是應付「高處不勝寒」。

年青人第一次上山後,準備向長者道別時,老人家淡淡地說,呵,許多人並不知道若想在山上多停留些時候,事前必須充分準備──當時年青人不以為意,因為他急於把老人教他的智慧應用在工作上。後來他果然克服了難關,淺嚐了成功的滋味,卻也因為準備不足而摔跤。

「那些沒有為迎接高峰做好準備的人,很快便會跌倒,並感到痛…當你學會謙虛,你才能在高峰停留久些。」老人說。

年青人由此學會,要在山上站更久,必須謙虛與感恩:「多做引你到高峰來的事…多為其他人設想,並為下一個低谷未雨綢繆。」

學會平常心 高不驕低不懼


我覺得全書最有智慧的地方,在於教人學懂「平常心」,因為人之所以在高低跌宕中飽受挫折,因為我們無法克服「成見」(Ego):「這使你在高峰上囂張,在低谷裏恐懼…當你在高峰,成見使你覺得一切比真實更好;當你在低谷,成見使你覺得一切比真實更差。

避免在高峰時以為一切比你想的更好,或者在低谷時以為一切比你想的更差。要時刻以真實為伴。」老人的話猶如空谷足音。

當你不斷在高低中學習,你就越能保持平常心和寵辱不驚,並慢慢體會生命的意義:不論高與低,都彌足珍貴。

「高峰是為了感激生命,低谷是為了學習生活。」書裏說。

說穿了人生的高低,就像心電圖一樣,是健康而且必然的──一條直線的心電圖,哪有生命氣息?

Friday, April 03, 2009

人民幣+珠三角 保香港金融地位

"香港能夠,及必須爭分奪秒拉遠和上海在金融中心地位上的距離。而關鍵是六個字:「人民幣」與「珠三角」。 "

專訪:梁兆基(匯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

國務院通過文件,要在2020年把上海建設為「與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此話一出,「滬港之爭」再度沸騰起來。

坊間意見迅速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國際金融中心不是靠文件「通過」出來的,何況國家大,足可容納兩個金融中心,香港不必慌;另一派則認為國家的金融政策將向上海傾斜,香港不思進取,大勢已去。

港須爭分奪秒 與滬拉遠距離

其實兩派皆失諸偏頗。真正的形勢是:香港能夠,及必須爭分奪秒拉遠和上海在金融中心地位上的距離。而關鍵是六個字:「人民幣」與「珠三角」。

匯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解釋,一個全面的金融中心,必須支撐起一個經濟實體的發展:紐約支持著美國的生產經濟,倫敦則支持歐洲的,所以兩城才能晉身全球金融中心頭兩位。

「金融中心的崛起,必然與其背後國家實力的提升有關。」梁兆基說,香港得以躋身「紐倫港」,亦全靠中國這塊腹地。過去人民幣認受性低,又不能自由兌換,國家有資金需求時,唯有依賴美元為硬貨幣,並以香港作為融資的窗口。香港與美元掛鉤,又享資金自由,功能上完全符合國家的要求,所以自中國開放後,金融生意長做長有,股票市場位列全球第三。

但好景並非永恒,因為形勢起了變化:人民幣國際地位日高。

「如果中國的貿易仍以美元為主,那香港將仍有競爭力,但人民幣國際化卻是大勢所趨。未來十年,以人民幣貿易、結算、融資的比例將大大提高,如果香港不以人民幣做交易貨幣、沒有足夠的人民幣儲量,就會失去以中國為生意腹地的機會。」一個金融中心背後,如果沒有具實力的經濟體,地位可想而知。

「你或許可以做瑞士,但你永遠不能再和紐約與倫敦相提並論了。」梁兆基說,未來,香港若只做非人民幣業務,養活七百萬人或許沒問題,正如「叫紐約不做美國生意、倫敦不做歐洲生意可以嗎?」不是不可以,但金融中心的規模將大大萎縮,不足以成為世界級城市。

明白人民幣業務對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多重要,就明白為什麼香港情況險峻: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將來貿易結算、債券發行、企業融資與借貸…等,在在需要人民幣存款;上海的人民幣存款有三萬多億,而香港卻只有五百多億,「不要說做國際金融中心,連做深圳的金融中心都不夠錢!」梁兆基曾在一個公開論壇上說。

官員口中香港那一系列引以為傲的條件,如法治、基建、資訊流通等,不會一夜間消失,但是在人民幣儲量上與上海實力這樣懸殊,我們根本不夠競爭力。換句話說,不論其他條件,單憑人民幣這項優勢,上海就足以壓倒香港。

如何扭轉形勢,答案相當清楚:一定要爭取更多人民幣來香港。

「人民幣不是一夜間就出現,一定要日積月累…我們現在就要做,不能等將來人民幣自由兌換了才做,起步太遲了。」梁兆基說。

怎麼做?

機會已經擺在面前:《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單打獨鬥難 應拓粵金融網絡

「《綱要》建議以先行先試的形式,融合穗港兩地的金融業,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開放廣東的金融業。」梁兆基說,單是廣州,就有1.5萬億人民幣存款,若再加上深圳的,我們就有實力和上海一拼。

「要利用廣東省的人民幣儲量,通過開放來港,累積香港金融業的腹地。」香港必須開拓廣東省的金融網絡,融合兩地銀行業,因為若沒有珠三角作我們的腹地,「香港單打獨鬥很難做。」梁兆基說。

具體來說,香港要逐步增加人民幣貿易結算、發行人民幣債、擴大利息自主權,「要摸著石頭過河,爭取慢慢放鬆兩地的金融限制。」梁兆基說。

說《文件》出台後,香港將喪失金融中心地位,有點言過其實,因為「中國不會用少了美元,只是將多用人民幣。」而且,「香港不怕和全世界競爭,但必須和對手擁有同等的條件」,因此,我們只要擴大人民幣儲量,就有實力和上海同台較量。

「千萬不要白白喪失《綱要》給我們的機會。」梁兆基再三叮嚀。

Saturday, March 28, 2009

中印高速崛起 美國仍是贏家

"「我告訴那些CEO,認識中國和印度,在今天和懂得會計一樣重要。」"

講者:Robyn Meredith (《福布斯》雜誌亞洲區高級編輯)

「我告訴那些CEO,認識中國和印度,在今天和懂得會計一樣重要。」《福布斯》雜誌亞洲區高級編輯、暢銷書”The Elephant and the Dragon”作者Robyn Meredith日前在香港美國商會的午餐會上說。

蓄微鬈短金髮的Meredith外型亮麗,畢業自波士頓大學的她用字優雅,聲音悅耳。由她來演繹中國與印度這個課題,似乎比別人添多幾分魅力──但不要小覷她的實力,她的財經新聞報導曾多次獲獎,其著作亦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
印度基建不濟 卻具英語優勢

奧斯卡的榮譽,使《一百萬零一夜》這套電影家傳戶曉;而這套電影,亦把印度的窮、髒、亂展現世人眼前。金磚四國?插上翅膀的大象?如此落後的基建,使人開始懷疑印度的實力。

「印度有一項看不見的強項:它的人口結構,正在和全球接軌。」Meredith說。

如果你曾到訪印度,一定不會忘記它的骯髒與混亂:公路破敗不堪,路上不但有大象和牛,還有頭上頂著貨物的婦女,而更多的是沒有鞋子穿的小孩。但只要一進入班加洛爾的Infosys總部(或類似美國設在印度的後勤基地),眼前境況馬上遽變。在這些像大學城的外判中心裏,到處都是年輕朝氣的男女。

「他們的生活已大大不同。這些作優皮打扮的年青人配了最新的手電,有自己的房子和車…而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孩子不再赤腳,可以到私立學校上課。」這些年輕和曾接受高等教育的印度人,得助於全球化與互聯網,令這個老舊的國度重生。

的確,來自中國和印度的二億中產階級,正形成一個全新的消費市場,他們的購買力不斷增長。如果其需求能填補美國消費市場收縮,將成為拯救全球經濟的亮點。

中印兩國正在改變世界,但Meredith說,兩國其實難以相提並論:「中國和印度壓根兒不同,猶如甘地和毛澤東,不能同日而語。」中國的基建一日千里,每令人驚訝,但她並不如表面上那樣強大;印度到處亂糟糟,但她卻擁有看不見的人才優勢:「當中國在進行文化大革命時,印度正在大力進行教育改革。」最簡單不過的是語言優勢:「印度的基建雖然不濟,但人們懂說英語。」而英文程度欠佳正是中國與西方接軌的一大問題。

而另一方面,印度難以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因為她的公路系統太不濟,電力供應也不穩定。

中印最大的共同點是,她們恰巧在差不多的時間擁抱全球化與市場,進而改變世界。
「對上一次世界面臨同樣激烈的改變,要數美國的崛起。」
富國薪酬十倍時代 已過去

Meredith在書裏說,目前美國是世界的買家、中國是世界的工廠、而印度則是世界的後勤中心。
有不少美國人對中印兩國的崛起感到害怕,甚至產生保護情緒,Meredith認為這是完全不必要的。她指出,美國每投資1元到海外,就會產生1.94元財富,除了33仙外,全回流到美國。美國不必懼怕與中印合作,需要擔心的反而是教育質素。

「大家知道iPod的晶片產自哪裏的嗎?」Meredith問現場。

不錯,它來自印度。蘋果電腦發掘了這個晶片,再把它應用在iPod上,結果這潮流玩意巔覆了音樂世界。而大家都知道,iPod最大的利潤,還是讓美國賺去。

「這就是最完美的合作例子。」Meredith說。而美國怎樣維持她在創新與科技上的領導地位、維持增長,是最關鍵的問題。

「我們(指歐美、日本、還有香港等發達國家或城市)賺取十倍月薪的日子已過去,中國與印度的畢業生正在搶攻職場,我們若不加倍努力,只會眼巴巴看著收入下降。」她認為美國應大方接納來自全球包括中印的學生,設法令他們在畢業後留下來,這才是對全世界以至美國最大的益處。

***

延伸閱讀:The Elephant and The Dragon, by Robyn Meredith

Saturday, March 21, 2009

山窮水盡 《星巴克救了我一命》

“「不論你過去的生命如何糟透,你仍有機會掀開新一章。經過一連串偶然的意外,你可能躍進一個全新、未想像過的世界,做從未做過的事,而比從前更快樂。」你不能改寫生命軌迹,卻可以改變態度。”

講者:Michael Gates Gill (How Starbucks Saved My Life作者)

你今年53歲,家世顯赫,曾就讀耶魯大學,任職大機構高層,年薪過百萬。
一天, 你被解僱了。
你不但被解僱,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你將面臨生意失敗、然後婚姻觸礁、女友誕下小孩,和被診斷患上腦瘤。
谷底反彈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生命還會比這更差嗎?

人生陷低谷 咖啡店找到奇蹟

本次金融海嘯,對越成功和富有的人,殺傷力越大。
而越成功的人,面對失敗時,也越難放下身段,走出低谷。
《星巴克救了我一命》的作者Michael Gates Gill就是文首所描述那位不幸的人。但經歷重創後,他的生命卻比前更豐盛。
這本不是新書,Gill這個在AtGoogleTalks(見另文)作的演講也不算近期,但他的故事,卻特別適合在這時勢閱讀,因為感同身受的人更多。

「就像一場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Gill這樣形容他當時面臨的窘境。

他從耶魯大學肄業後,就在朋友介紹下加入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J.Walter Thompson。26年裏,他鞠躬盡瘁,扶搖直上,位極人臣。然而卻在53歲那年,公司藉故解僱了他。

他只得自立門戶,當起顧問來,直到客戶漸漸凋零。

「我仍每天穿上Brooks Brothers的西服上班,結好領呔,假裝自己很成功的樣子。」其實內心惶恐得不得了。

「我的一切都與生俱來,如今根本無法邁開新步伐…我遇溺了,卻連揮手求救都不懂。」

不久,他因為外遇而和髮妻離異,女友又誕下麟兒,更可怕的是,他被診斷患上腦瘤──只是當時沒有醫保可供他動手術。

在絕境之中,他走進一家星巴克,想點一杯咖啡,並碰上他們在招聘。生命由此得到轉折。

一位年輕的黑人女士趨前問他:「你想要份工作嗎?」

Gill回憶,他當時二話不說就答好。因為他已一貧如洗。那位女士囑他填表。

「我一生之中從未填過招聘表格,完全不知所措。」而那位女士慷慨地幫他的忙。

學懂感恩放下執著 比前快樂

「你有零售經驗嗎?例如在沃爾碼(Wal-Mart)工作過嗎?」她問。

「沃爾碼?我從未進過沃爾碼!」他當時坦率地答。

一步一步地,這位好心的女士幫他填好了表,不久以後,還通知他去上班。

「她是黑人,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在街上長大,憑自己的努力,當上這家星巴克的經理…在我年輕時,我一定不會接觸她這樣的人,我也絕不會幫她做什麼…在我請人的時候,沒有長春籐學位的,一概免問。」

第一天上班,這位上司先請他喝一杯咖啡,又準備了餅乾(brownie)給他吃。

「在我一生中,從未為任何一位下屬倒過咖啡。」戰戰兢兢地,這位當時已63歲、含著銀匙出生的CEO級人馬,圍上綠色圍裙,開始了為客人泡咖啡的生涯。

而奇蹟就在Latte與Cappuccino之間發生。

「我以前參加那些俱樂部,根本不相信不同背景、文化、教育、宗教、種族的人可以相敬如賓。但在這裏,此事每天都會發生,員工之間,彼此需要大家;

不管再忙,上司需要我時,她都會先問:『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我以前需要為客戶趕工時,只會向下屬咆哮,無論如何都要做出來,從不說『請』字;

我以前被稱作『創作總監』(Creative Director),但我現在的『創作』,卻帶來更大的滿足感;

我們以別人的職業衡量對方,其實你應該以他的生活來衡量他。現在只要我一下班,晚上就完全屬於自己,我和家人相處,看想看的書。」失去了高薪、名銜、豪宅、會藉…當Gill活到塵埃那樣低時,他內心卻開出花來。他學懂感恩,放下執著,比過去更快樂。

《星巴克救了我一命》已被電影公司相中,並將由奧斯卡影帝湯漢斯(Tom Hanks)飾演Gill的角色。而奇蹟地,Gill的腦瘤並沒有對他生命造成威脅,五年多來他仍活得好好的。

「不論你過去的生命如何糟透,你仍有機會掀開新一章。經過一連串偶然的意外,你可能躍進一個全新、未想像過的世界,做從未做過的事,而比從前更快樂。」你不能改寫生命軌迹,卻可以改變態度。

Gill至今仍在那家星巴克任職,樂天知命。

延伸閱讀:How Starbucks Saved My Life(中譯:星巴克救了我一命), by Michael Gates Gill

***

Sidebox: AtGoogleTalks

AtGoogleTalks是一系列由Google贊助的演講活動,在全球不同的Google辦公室舉行,並自零六年起,陸續上載至Google Video和Youtube,供用戶免費觀看。

誕生兩年間,AtGoogleTalks已邀請了超過1,700名嘉賓作出演講,每場長約半小時至一小時。被邀請的不限於暢銷書作者、學者、前美國總統、總統後選人(奧巴馬、希拉莉、麥凱恩都曾是嘉賓之一)等知名人士,也有較少人認識的詩人與藝術家。演講分為作家、科技、領袖等不同系列。在Youtube頻道上,AtGoogleTalks已上載了六百多條影片,是個豐富的網上資源。




Saturday, March 07, 2009

非一般推銷員 盧維思全球覓商機

講者:盧維思(Mike Rowse,前投資推廣署署長)

  「推銷」無疑是特區高官的致命傷。

  不論推銷政策(如預算案),或推銷人才(如眾副局長與政治助理),結果往往慘不忍睹——若甚麼也不做,起碼不會有負面效果。

  在這群不濟的推銷員當中,有一位例外——噢不對,他是一名「前」高官——前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

  退休不久的盧維思這天回到校園,向中大新傳學院的校友與舊生分享其推銷香港的經驗。

  他穿上一件印有米奇老鼠的衞衣、帶上一個印有米奇老鼠的布袋,在不必用投映機的兩個小時演講裏,以悅耳英語和幽默口才,示範推銷之道。

兩年飛行哩數 可來回月球

  投資推廣署成立於2000年,以推廣香港為己任,目的是鼓勵更多企業來港設立辦事處以至地方總部。舉例,去年他們共協助了257家海外包括內地企業來港開業,涉及投資46億元,製造就業機會7,800個。

  無從比較下,我們不一定能判斷這樣的成績算不算得上好,但盧維思積極的領導風格,在「不做不錯」的公務員當中,卻別樹一幟。

  「我們有四分三員工不是公務員。」盧維思說,他任用來自私企的員工,因為他們有鬥心,而且有顧客至上的心態,不像公務員,「只知道百分之九十九不能做的事。」

  此外,他努力在署內打造「推銷精神」,鼓勵員工們走出去,接觸客戶,「你不能乾坐着等顧客送上門。」投資推廣署加入了所有在香港的商會,參加他們的活動和研討會,有需要時另行會面跟進。盧維思還積極地往海外推銷香港,在首兩年已累積了近200萬飛行哩數,「足夠讓我來回月球一次,並再被送往月球。」而他一位副手,穿梭的距離比他更遠。

  勤有功。投資推廣署僅成立了一年,便說服《財富》雜誌來港舉行全球論壇,並邀得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任主禮嘉賓。

  這有兩重意義:第一,《財富》雜誌在回歸前曾狠批「香港已死」,此番自打嘴巴親身見證香港活力,遠比一切有力;第二,當年曾大吹「香港被上海趕過」之風,但江澤民親率26名部長級以上官員來港的舉動,無異打破了「人人都知道中央更重視上海」的說法。

  以上都是早期的事。經過8年的磨練,盧維思對於推銷更得心應手。總結起來,不脫4個字:「顧客」與「產品」:

  (1)「去找已向你買了東西的人。」

  盧維思說,人們像盲頭烏蠅那樣找新客戶,卻忽略了最大的買家,往往是舊客。因此,他上任不久,便囑下屬們在一年內逐一會見舊客戶(即已來香港設辦事處的企業),了解他們的需要,作出改善。他又訂下廿四小時回覆客戶查詢的硬指令,若不能按時完成的,也必須讓對方知道哪時才能得到答案。

  在推銷的過程中,凡事以顧客的利益出發。盧維思說,如果對某企業來說,到北京去更切合其需要時,你要給予對方真誠的建議,才能得到信任。

  (2)「你不能改變你的產品,但你可以用最好的手法推銷它。」

  香港傳媒多報憂不報喜,不時令盧維思洩氣,但是,只要一到了海外,「我便宣揚香港的新聞自由!」他得意洋洋地說。

推銷有法 污點變賣點

  又如香港常被批評空氣質素欠佳,盧維思會正面回覆:「是的,但我們正在努力。」他說,改善空氣,不是為旅客而做,而是為香港市民而做。這種不迴避的態度,才能予人信心。

  他因為03年的「維港巨星匯」事件被公務員事務局裁定失職,不服上訴,被駁回,再申請司法覆核,結果終於得直。這一訴訟,曾被特區政府視為管治炸彈之一,因為牽涉的全是高官:特首曾蔭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等。

  盧維思的上訴得直,彰顯香港司法制度之不畏強權,而主理此案的法官夏正民,還在結案後被擢升(成為高院上訴庭法官),「這在其他城市幾乎是不可能想像的事。」盧維思說。

  連「污點」都可成為優點,盧維思自然是非一般的推銷員。他更為人津津樂道的,乃是於2001年放棄英籍,成為首位持香港特區護照的外籍高官。

  「作為福特汽車的推銷員,但家裏車房卻擱着一部本田,這好像不夠說服力吧。」盧維思笑說。

----------------------------------

與滬星競爭 香港有優勢

  要說服海外企業到亞洲來設立總部,香港最大的競爭對手,不外乎新加坡與上海。

  盧維思打趣道,他發現「抹黑」星洲並不奏效,改為唱好,效果立竿見影:「我說,香港的優點,新加坡都有,但我們有一點點不同:地理位置更好。」

  他舉例,由香港出發,三小時內幾乎可以到達任何一個亞洲主要城市,設若今晚要到上海開會,午夜抵達,次晨就可返港。但若自新加坡往返,一來一往,就得多耽誤兩天。

  至於上海,他認為50年內,都不會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因為我們有四大條件:

  1.完全自由兌換的貨幣

  2.銀行系統並非國有化

  3.全無受阻的資訊流通——「在秒秒鐘數十億上落的交易裏,資訊必須全面而且毫無延誤。」

  4.國際認可的法律體系和產權保障

  盧維思說,頭兩項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但末兩項條件卻與共產黨的理念相悖,除非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否則未免可望不可即。

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中美列強可組E8 團結穩油價

講者:Mikkal Herberg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研究總監)

  消委會推出的「油價計算機」,幫助駕駛者輕易地撥開擾亂視聽的「優惠」雲霧,令油價透明度大增。

  它背後的構思是令消費者在市場上有更大力量,迫使油公司在價格上加強競爭。這招簡單卻高明。

需求漸復甦 恐高價見200美元

  「治大國如烹小鮮」。美國的石油專家Mikkal Herberg亦引用類似概念,建議各大石油消耗國,尤其美國與中國,組成E8(Energy Eight),結合「消費者」力量,與產油國組織OPEC抗衡,穩定油價。

  國際油價去年曾高見147美元一桶,但不久即江河日下,大跌100元以上,如今在40元左右徘徊。油價波幅為何如此驚人?

  Mikkal Herberg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中,是負責能源安全的研究總監,從事石油相關研究達20年。他在亞洲協會的午餐會上說,油價波幅驚人,一方面是商品買賣大升大跌的性質使然,但投機與美元滙價卻不是主導因素;供需不平衡才是關鍵。

  Herberg說,去年油價急升,不是因為需求突然增加,而是因為供應不足。

  但到了去年下半年,情況開始逆轉:一直高企的油價遏抑了部分需求,而金融海嘯捲起,又把需求進一步降低-單是美國,用油量便在一年間下跌了10%,幅度很大。而另一方面,油組反應慢,供應並無即時減低。兩重夾擊下,油價便落得如此下場。

  但他相信油價不久後將再次昂然向上,因為供應緊張的情況將持續,「需求將隨經濟改善而恢復,但供應依然困難重重。」不少石油專家相信,由於供應只會有減無增,經過這次下跌後,只要經濟稍微好轉,油價便會很快重回70至80元水平,下一個高位將會是200美元。

亞洲勢爭油 應合作建油儲

  這將對亞洲影響深遠。據估計,在未來25年,世界對石油的需求將持續上升,其中六成的增幅,將來自亞洲-「我們需要額外兩個沙特阿拉伯來滿足這樣大的需求」-而這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未有新能源作出取代前,各國將蜂擁至俄羅斯和非洲採油,但相信最主要的供應者,仍以「最不穩定和最不友善」的中東為主。能源安全問題將令各國元首難以安枕無憂。

  為了爭奪能源,Herberg相信亞洲各國將面臨緊張關係:撇開中美不說,中日和中印之間,都有可能因為石油問題而發生摩擦。為了穩定局勢,他認為各國之間一定要搭建多邊交流平台,尋求合作,減少競爭,甚至考慮建立區域性石油儲備,及在基建(例如鋪設油管)上加強合作。

  「產油國之間為了共同利益,合作無間,但耗油國之間卻缺乏這樣的默契。」Herberg說。未來油價與能源安全能否得到妥當處理,端視各國能否和衷共濟了。

Saturday, January 24, 2009

奧巴馬演說熱轉冷 政治計算精

專訪: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

是我們期望太高嗎?

1月20日,奧巴馬在寒風澟洌下,以萬民景仰的姿態,第一次以「美國總統」的身份發言。為了迎接這高潮的一刻,200萬置身其中的美國民眾屏息靜氣,無數守候在電視機與網絡前的世界公民急不及待。可惜奧巴馬的就職演說,似乎多了平實,少了激昂。

比較奧巴馬過去的演講,其就職演顯得太「冷」了。在競選期間,奧巴馬發表過許多令人熱血沸騰的演講,他最喜歡以一系列排比句,一步一步令群眾情緒逐級升溫,然後在關鍵時刻,振臂一呼:「Yes We Can!」(我們做得到!)。這種激昂的風格在11月的勝利演說中表露無遺:在演講的尾聲,他每講完一段話,就喊出「Yes We Can」,連續七次。可惜在是次就職演說中,奧巴馬卻捨棄了這個指定動作。

馬英九亂開期票 令民眾失望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相信,奧巴馬的由熱轉冷,是司編家們(spin doctor)精心策劃的結果:「若不斷把期望升溫,就會落得馬英九那樣的下場。」馬英九沒有做好期望管理,從頭到尾都在強調經濟『馬上好』,結果上任後無法立即交出成績,就教台灣人民大失所望。奧巴馬明知美國經濟問題深重,不能一蹴而就,唯有出手降溫。

「從政治化粧的角度看,這是聰明之舉;但從理想主義角度出發,卻無異於背叛選民。」蔡子強說。

另一個不同之處是,在是次就職演說中,奧巴馬揚棄了「Change」(改變;只出現過兩次),換上「Nation」(國家;共十五次),還強調美國進入了「負責任的新年代」(A new era of responsibility)。這篇演辭,感覺略為乏味。

「國家」、「責任」、「道德」等,都是比較保守的理念,與奧巴馬在競選時強調的那套破舊立新、改朝換代,截然不同。他在就職演說中使用這些右傾的字眼,反映了什麼?

蔡子強一語道破:「講『權利』,是選舉的語言;講『責任』,才是治國的語言。」他在一篇文章裏寫道。

蔡子強進一步解畫:「為了推翻現政府,選舉的時候當然要講『改變』;但主政後想改善政府,唯有叫民眾『堅忍』。」
這篇演辭的訊息是:美國的經濟太差,面臨的處境太艱難,國民必須延續先賢的立國精神,才能走出困境。蔡子強說,列根當年的就職演說,也傳遞了差不多的主題,但技巧更勝一籌(見另文)。

內容左右逢源 顯從政經驗淺

除了以「選舉語言」去解釋奧巴馬的風格轉變外,蔡子強說,其就職演說中表現出來的左右逢源(例如既說要把伊拉克交還給該國人民,又說對打擊恐佈活動不會猶疑;既說要逆轉正在變暖的地球,又說不會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致歉),也反映了從政經驗尚淺的奧巴馬,尚未形成清晰的世界觀或強烈的治國理念,只好模棱兩可。

奧巴馬的就職演說無異可以更好,但比照中國領導人死板板的講話,已是雲泥之別。古代中國講究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但到了現代,惟恐講了什麼不該說的話被對手藉詞攻擊,政治人物的講話永遠小心奕奕,不偏不倚。蔡子強說,近年唯有總理溫家寶的講話較有人情味,使人感動。

「在中國,取悅群眾不是成為政治領導的途徑。政治人物想在黨內鬥爭中取得勝利,講話就不能有棱角。」蔡子強說。

在美國,一篇曠古礫今的演說足以打造出一位政治家──奧巴馬就是個好例子。但同樣情況若要發生在中國,看來還有一段路。

***

前人取經:列根演說更優雅 表達完整

和前人相比,蔡子強認為奧巴馬的就職演說只能算中庸之作,比起列根81年的就職演說,猶有不及:

「列根不單描述了當時美國的境況有多逼在眉睫,更開出處方:政府才是問題所在。他又以偉人來烘托殉國的小兵Martin Treptow,喚起國民的承擔精神。他的用字更優雅,文氣更連貫,價值觀與信念也表達得更完整。」

其實細心閱讀奧巴馬的就職演說,會發現它帶著不少前美國總統的影子:

-他在尾聲引述了立國那年,美國國父華盛頓在嚴冬中激勵子民的話。這樣的敘述手法,與列根在81年的就職演說中,以小兵Martin Treptow的故事作結,如出一轍。

-他說,這是「負責的年代」(era of responsibility),與甘廼迪的「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理念相同。

-列根說過,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克林頓則主張小政府,認為政府不是問題,也不要期望政府能解決一切問題;奧巴馬的講法和前兩者都不一樣,他說不要去討論政府過大還是過小,關鍵在於政府是否有效。

奧巴馬藉與過去對話,表現了他的務實。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的七門課》,大衛.葛根(David Gergen)著
《打造美國總統》,彭滂沱著
《新君王論II》,蔡子強著

Saturday, January 03, 2009

勞資以和為貴 免釀「工運年」

專訪:趙其琨浸會大學管理學系教授)、呂漢光(嶺南大學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好不容易送走2008年,2009年卻被形容為更難捱的一年。迎接市民的不但是財富縮水,更有可能是飯碗不保。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還預言,今年將是「工運年」,看來打算摩拳擦掌。


  嶺南大學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呂漢光對前景的展望,沒有主流那樣灰:「09年沒有香港人想像中差的!」他的樂觀,來自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當全世界的經濟增長只有『0』的時候,中國卻在全力『保八』,期望有7至8%正增長,香港受惠於中國效應,今年經濟不會太差。」

  他認為人的心理預期使經濟比實際更差,港人不必反應過敏:「恒指跌幅比道瓊斯指數還低,難道我們的經濟比美國更糟嗎?有銀行倒閉了嗎?不見得。」他相信只有個別行業如餐飲、旅遊和高消費零售會艱苦經營,失業與企業倒閉情形會比較嚴重。

  浸會大學管理學系教授趙其琨卻對未來前景,尤其失業問題,感到擔憂:「過去20年,香港失業率的按季波幅都在0.3%之內,但我預計未來兩至三季,跌幅將擴大至0.5%。」他擔心未來緊張的勞資關係,將成為引爆香港社會福利問題的導火綫,影響社會和諧。

  無論如何,就業市場勢必成為今年主導議題之一。在裁員、倒閉、失業的陰霾下,政府、僱主與僱員,各自該如何應對?

政府:誠信威望 應大力改進

  「不要再說甚麼『最壞的情況還未來臨』了!」呂漢光慨歎,現在市民最缺的是信心,高官卻一味強化負面預期,為甚麼不多給予正面信息呢?

  「滙豐銀行月前宣布增設50億美元中小企貸款資金,其中5億用於香港。高官應該大力宣傳這些好消息,並鼓勵其他銀行效法。」的確,作為本地龍頭銀行,滙豐此舉不但可助其中小企客戶度過難關、減少本身呆壞帳、搶佔市場,更有利社會,在逆市下是很有戰略眼光的一着。

  趙其琨也對政府的表現感到失望:「在僱主、僱員、政府三方中,政府本來起着緩衝、潤滑的角色,可是如今特區政府勢弱,在商界利益與基層福祉之間,無從平衡。」他認為政府必須大力改進誠信與威望,努力運用其中間人角色,說服商界減少裁員。

  此外,呂漢光還敦促政府要多在內地下功夫:「應該在每個國家『五年計劃』前兩三年就開始游說工作——不是要把香港放進國家的計劃裏去,而是要動腦筋思考香港怎樣去配合其他省市的需求,主動去提供服務。」

僱主:公開盤數 讓員工了解

  趙其琨認為,僱主在97與03年逆市時要求僱員共度時艱,04年經濟好轉時卻沒有兌現與僱員共享成果的承諾,造成今天勞資關係薄弱的惡果。

  「做生意向來注重兩條底綫:營業額與盈利。但商界不妨略為放寬對盈利的最低要求,好令員工安心些。只要他們多做,營業額上升了,自然能帶動盈利好轉。如果非減薪、凍薪不可,就要承諾不裁員。」趙其琨希望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有勇氣和智慧說服僱主不要裁員,要建立同舟共濟的僱傭關係,而非純綷的買與賣。

  呂漢光比較同情僱主,認為目前勞資關係緊張,是因為雙方對前景的看法有落差:「老闆比較前瞻,一旦手上沒有單,就知道未來數月情況會很險峻;員工只曉得今天仍有工開,怎會明白老闆的擔憂?」想消弭這種落差,呂漢光覺得僱主不必「收埋盤數」,要坦白讓員工了解公司的狀況,爭取員工支持。

  「只要肯攤開來說,不要動不動就對立起來,雙方斡旋的空間就大得多。譬如說以無薪假來代替裁員,一樣可以節省勞工成本。」呂漢光說。

僱員自強 最低工資應爭取

  大環境倘若不順遂,個人力量如此單薄,怎能扭轉乾坤?呂漢光期望打工仔自強,趙其琨則寄望政府不要放棄爭取「最低工資」。

  「不要當自己是打工仔,要把工作當成自己的生意來看,才能激發個人的積極性。」呂漢光說,當OT(加班)少了,就把多餘的時間用來增值吧。不一定讀甚麼文憑,只要多為自己的出路籌謀、多留意就業資訊,也是投資的一種。

  趙其琨說即使經濟轉壞,也不可擱置「最低工資」,因為貧富懸殊與社會流動性不足,得通過「最低工資」來保障大部分基層。但他強調,「前提是必須有充分的福利配套,以保障最弱勢的社群,免他們反被僱主以『最低工資』為藉口,而首先遭殃。」

  對政府、僱主與僱員的角色,兩位學者的觀點或有不同,但在對政黨的態度上,卻相當一致。

  趙其琨說:「今年不致成為『工運年』,但工會活動勢趨活躍,運輸與飲食業尤甚……希望政治組織不要有風駛盡 ,勿單看自己的利益或選票。」他最怕再有甚麼突發性的天災人禍,令社會承受不住。

  呂漢光說:「市民對前景人人自危,因為政黨與工會不斷強化經濟轉差的負面信息……政黨應少搞分化,放下僱主必然剝削僱員的心態,才有望令雙方和衷共濟。」可惜要有成熟的政黨,先要有成熟的選民。這是否短期內可以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