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08, 2008

財儲豐厚快樂煩惱 財爺怎拆解?

“自50年代開始,歷任財司都很重視財政儲備之適當水平,並每每因應社會狀況,10年左右調整一次。然而回歸10年來,已歷兩次修訂,變動如此頻繁,反映了爭議之大。這個「快樂煩惱」,不知新任財爺曾俊華會如何拆解?”

專訪浸會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鄧樹雄

  庫房水浸,還富於民之聲不絕於耳。

  上文提及(1月5日《五分鐘聽一席話》),除派糖換掌聲外,政府既然手握大量財富,應帶頭推動經濟轉型,畢竟花無百日紅。

  但應花多少錢?

  而更重要的前設問題是:應留多少錢?

  如果對於何謂「適當的財政儲備」沒有共識的話,也不會對該花多少錢有共識。這是個哲學問題。

  浸會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鄧樹雄說,自50年代開始,歷任財司都很重視財政儲備之適當水平,並每每因應社會狀況,10年左右調整一次。

  然而回歸10年來,已歷兩次修訂,變動如此頻繁,反映了爭議之大。

  這個「快樂煩惱」,不知新任財爺曾俊華會如何拆解?

港府儲備 遠超國基會建議

  「說還富於民,但怎樣還?」鄧樹雄問。

  他說,還富於民,其實很困難。「還富於民就是把政府的財富還給市民,通過的手法不外乎減稅減差餉。但這牽涉稅收與開支的管理,一般市民未必理解。」鄧樹雄說,必須先弄清楚何謂「適當的財政儲備水平」,然後才是如何「善用財政儲備或盈餘」。

  目前,一些人認為政府的財政儲備不宜過多,減稅一定要大手筆,立法會更敦促制定財政儲備之水平。但官員卻寸步不讓,堅持儲備不能太少,並搬出國際貨幣基金會的建議,要將儲備維持在本地生產總值的30至50%,以應付收入波動及未來的人口老化。

  但鄧樹雄認為,國基會的建議有商榷餘地。

  「國基會根據極端不利的財經金融情況下,計算出一個國家需要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30至50%的外滙儲備,以維持該國幣值穩定。

  但港元聯繫滙率制度有百分百美元的外滙支持,非浮動滙率制。

  更重要的是,國基會建議的是一國的外滙總儲備,但港府自79年起,便把財政儲備存於外滙基金中,財政儲備只是外滙總儲備的一部分……以外滙基金高達1.2萬多億港元而言,已佔本地生產總值的八成,遠超其建議的30至50%要求。」鄧在4月的一份財經月刊中曾寫道。

  撇開國基會建議引起的爭論不談,對於港府應儲多少、花多少,自50年代起,從未有過結論,近10年來,爭議尤大。

  鄧樹雄曾撰文總結過本港歷任財司釐定的「財備適當水平」,原來多年以來,準則差異甚大:

  50年代,經濟從戰後復甦,當時的財政司歧嘉樂就訂下甚高的儲備最低水平:「在財政年度開始時,財政儲備應不少於該年度的預算稅收。」若該年是盈餘預算,則儲備比全年的預算開支還高。

  60年代,財政司郭伯偉將之修訂為「不少於該年度預算經常開支的一半。」財政儲備的最低水平,被大幅調低至政府預算總開支的4至5個月。

  70年代,夏鼎基認為應以儲備為政府負債作準備,餘下的是「自由財政儲備」,而這部分,「應不少於預算政府總開支的15%」。根據鄧樹雄的比對,該準則比60年代的稍高,約等於5至6個月的預算政府總開支。

  80年代,彭勵治刪除了有關儲備準則的部分,而繼任的翟克誠卻強調儲備「相對於整體政府開支的比率仍會保持遠在50%以上」,亦即不少於6個月的預算政府總開支,和夏鼎基的相許不遠。

  90年代,由於回歸問題,中英就香港應維持多少財備爭論不休,而麥高樂堅拒為財政儲備訂出任何正式準則。

  回歸後,賣地收入急漲,98年的財政儲備高達4,400多億元,相等於27個月的政府總開支。曾蔭權當時作為特區首任財政司司長,不但提出儲備「要用來穩定港元聯繫滙率」,以堵截議員要求動用財政儲備的聲音,同時,他還首次提出上下限安排-下限相當於16個月的預算政府總開支,上限為26個月。

  由於當時的財政儲備已達曾蔭權提出的上限水平,各界猛烈批評。梁錦松於01年繼任財政司司長後,先取消了儲備穩定港元聯繫滙率的功能,又修訂新準則為「不少於12個月的預算政府總開支」,輾轉之間,我們又回到50年前戰後的水平上去。

何謂適當儲備 再度諮詢公眾

  唐英年於03年接任財爺時,政府的財政儲備已不斷累積至甚高水平,各界再次動員「還富於民」,於是在07年度的財政預算上,唐英年曾為此作出回應,但對於準則為何,「他選擇了不答。」鄧樹雄說。

  但出乎意料地,當翻閱本屆財政預算的諮詢文件時,鄧樹雄卻發覺政府再就本港「財政狀況的穩健程度」和「何謂適當的財政儲備水平」,諮詢公眾。上月月底,政府公布本年度財政儲備有4,199億元。

  「政府很少這樣問,這是否代表在即將公布的準算案中,會寫下新的財政儲備準則呢?」研究本港稅制多年的鄧樹雄說,《基本法》107條定下了本港「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在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政府需要有足夠的財政儲備,但《基本法》卻沒有提及財政儲備的準則,苦煞一眾財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