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1, 2007

Web2.0系列四之一:Web2.0崛起 報業更生求存


專訪:蘇鑰機(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

擾攘竟月,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終於再擲千金,上週得到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 Co.)前大股東Bancroft家族首肯,以每股60美元、作價共56億(437億港元)收購了心頭好。不出一週,日前梅鐸便藉公佈新聞集團(News Corp.)季度業績的機會,大談他改革道瓊斯的大計,躊躇滿志。

在強調用戶當家的「第二代互聯網」(Web2.0)高唱入雲之際,百年老店道瓊斯竟仍可善價被沽,不免惹來同行憧憬:究竟在新媒體大力衝擊之下,舊媒體如道瓊斯的故事會否梅開二度?又,新舊媒體將如何整合、求變,帶我們(或被我們帶往)何處去?

媒體之變
今天講的「新媒體」,與十年前科網熱潮方興未艾的「新媒體」,大大不同。

當年,任何傳統事物一旦沾上「網絡」二字便被點石成金,對報業老闆而言,所謂「新媒體」,不就是為旗下報章在互聯網上註冊一個網址而已嗎?只要多請幾個「資訊科技」人員負責上傳報章內容,再要求旗下記者把相片和錄音數碼化便可,所費無幾卻聲價十倍。結果如何?

世上無免費午餐,如此缺乏破格精神的做法當然慘輸。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如此說:「新媒體表面上對舊媒體不利,但事實並非如此。報章的歷史和傳統、讀者的慣性和信任,使白紙黑字的實體報章遠比其網上版可靠、可信。」

來到Web2.0時代,蘇鑰機相信,新、舊媒體必須互為表裡、彼此借力,才能擴展地盤、繼而賺錢。具體整合之路應該如何,大家都在尋找答案,但相信必備的條件是Web2.0的平台。

報業之變
不少人臆測,梅鐸之所以會看上道瓊斯,誘因之一是其旗下的財經報章《華爾街日報》。果然,把這份金融報章綜合化、試圖取消其網上版之收費,正是梅鐸日前公開的改革大計之一。

《華爾街日報》網上版共有訂戶九十餘萬,除訂費外,收入來源還包括網上廣告,是少數銷路及利潤皆站得住腳的「舊」媒介,其內容又能跟報紙結合──不像許多網站,僅為報章附屬而已──梅鐸當然無寶不落。

梅鐸企圖取消《華爾街日報》的訂費,但蘇鑰機卻認為,網上報紙逐步從免費走向收費才是大勢所趨:「今天網上報紙不收費,難道五年、十年後也不收嗎?凡網上內容都免費,這是神話。」不少網上報章,已著手從皇牌專欄、昔日新聞(Archive)中收費。在網上予取予攜的老好時光,將成過去。

記者之變
從「身兼多職」的第一代互聯網來到現在,究竟記者們還得如何三頭六臂,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立足屬於自己的方寸之地?

加強與讀者的互動可能是條出路。

歐美有不少名記者,早就脫離集團羈絆,以博客身份脫穎而出。最近在網上被揭穿身份的「假喬布斯」(Fake Steve Jobs),便是一例。這名博客真身是《福布斯》雜誌的科技版編輯Daniel Lyons,他因為模仿蘋果電腦的喬布斯(Steve Jobs)撰寫博客文章而一舉成名。該博客不但獲得喬布斯和微軟主席蓋茨瀏覽,他本人更被商業雜誌《Business 2.0》連同喬布斯真人,同選為本年度50個影響世界的強人之列。更出乎意料的是,當他的身份被《紐約時報》揭露後,竟獲公司垂青,被《福布斯》順勢宣佈他的「強勢加盟」,名正言順成為雜誌專欄博客一員。

蘇鑰機說,過去新聞集團為免旗下名記者自抬身價而刻意將之「非明星化」的想法,可能要轉變。為免「生招牌」流向別人田,蘇笑言,學網絡公司給予名記者若干股權也許是個辦法:「那就不怕他們『走佬』。」

讀者之變
在Web2.0的討論中,用戶的授權(empowerment)幾乎是最被吹捧的。但蘇鑰機對這方面的看法卻相對保守。

「到底有多少人參與了Web2.0呢?其實際影響有多大呢?『巴士阿叔』事件是『偶發為主的非常態例子』,就和中六合彩差不多,未能造成顛覆傳統的效果。」蘇認為,類似「巴士阿叔」或「福佳始終有你」的事件必須頻密發生,才能從量變走到質變。

對於被炒作得沸沸騰騰的Web2.0,蘇鑰機以一個學者的視點,著大家頭腦要冷靜:「Web2.0的影響,可能『滾』大了。」

Web2.0生財之道.系列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