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瑞士銀行 教香港做世界第一

講者:瑞士銀行家協會總裁羅特(Dr. Urs P. Roth,CEO of Swiss Bankers Association)


不知從那一部港產片開始,「我在瑞士開了一個私人戶口…」成了政商鉅子、電影明星的必講對白。在瑞士擁有一個私人銀行的戶口,暗示了巨大的財富和嚴密的保護,是翻身的機會,夢想的實現。現實裏,瑞士的確很依賴其世界聞名的私人銀行服務,截至零六年,她為客戶所保管的股票,市值達四萬四千億瑞士法郎(折合約港幣二十七萬七千多億)!是港股總市值的兩倍多。

誰不垂涏這巨大的財富?瑞士銀行家協會總裁羅特日前在中文大學出席演講,就以「專業+創新=成功」為題,剖析瑞士私人銀行業務稱霸全球的原因。香港也可借鏡,看我們是否有條件成為亞洲的瑞士。

瑞士銀行業蓬勃,國內共有三百三十七間銀行,以私人銀行為主,四成為外資。其中最大的兩所銀行是UBS和Credit Suisse ,加起來佔整個市場的三分二。在瑞士,銀行業佔全國GDP的10%(香港是8%,英國為4%),僱用了十萬人,經濟貢獻不少。以下是她的一些成功因素:

1. 高度穩定。瑞士一直以來就是中立國,穩定是其經濟發展的基石,因此政府不敢怠慢,長久以來都保持著政治、經濟、社會、法治和貨幣政策的穩定,令客戶放心把財富交出。
2. 人才滙聚。歷史因素,瑞士本身累積了大量財富管理的專家,從全球聘請精英,遠至新加坡也不放過。為了培育人才,Suisse Finance Institute由政府、學界和商界合作,提供不少教席和博士生研究計劃,源源不絕為業界注入新意和新血。
3. 著重創意。瑞士不斷提供創新的金融產品以貼近客戶需要,舉例,其結構式衍生產品(structured product)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值約二千億美元。
4. 有效監管。和香港一樣,成熟的金融監管系統是穩定市場的不二法門,也是給予公眾信心和維持長期繁榮的基石。
5. 尊重私隱。瑞士在1934年就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銀行保密法,是瑞士銀行業立業之本,為客戶保密是各銀行的第一原則,也是不少政商巨要信賴瑞士銀行的主要原因。不過,其保密原則不免和金融罪案的偵察有所衝突。雖然Dr. Roth沒有解釋銀行界怎樣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但強調他們一定會滙報任何洗黑錢或與恐佈組織有關的金融活動,必要時凍結該戶口,絕不妨礙調查,並指瑞士是九一一之後,第一個支持美國對恐佈份子金融活動的打擊。
6. 世界網絡。不少銀行雖以瑞士為中心,但一直以來在全球累積了豐厚的投資網絡,和大量基金、策略投資者合作經年,得以維持其競爭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論那個行業,要維持競爭力,就要做世界第一,而且要做得專。例如瑞士以私人銀行服務為主,羅特坦言,他們的投資銀行業早就萎縮了,同業都跑到倫敦或紐約去,只留下很小部份和財富管理有關的投資銀行留在本土。這就是取捨。此外,瑞士拒絕加入歐盟,一方面為了維持瑞士法郎之穩定,同時為了保時獨立,不受歐洲央行政策左右。這種做法,在全球化的今天能否獨善其身?看來尚未可知。

香港有許多地方和瑞士相似──人口相若,且都缺乏天然資源,而以出口貿易和金融業為主。香港也有條件開發私人銀行服務:據花旗銀行今年二月的調查,香港有二十七萬四千名百萬富翁,平均每人擁流動資產約三百四十萬元,市場不小。但羅特明言,瑞士的一些優勢,是難以仿效的,例如地緣政治的穩定、累積了多年的信譽和專業等。此外,今天香港市面的一片繁華,端賴國企接連來港上市所帶動,似乎沒有必要如瑞士般調整投資銀行和私人銀行服務的比重。

Sunday, November 19, 2006

工業往西看 香港新機遇

講者:梁兆基(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事務主任、滙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

香港步入中年,危機四伏。但不要以為擔心被邊緣化的只有香港。在國內,幾個經濟區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例如在九十年代崛起的長三角,由於各省市間積極呼應上海的龍頭效應,發展勢頭足,經濟實力已直逼珠三角。為此,廣東省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提出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概念,並定下了「輕至重」、「東至西」的發展策略。如果香港了解這套思維,當可把握此機遇,事半功倍地找到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

身兼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事務主任的滙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於週一舉行的研討會上,簡介了珠三角發展的兩大戰略:空間戰略和產業戰略。
· 空間戰略,以「提升西岸,優化東岸」為綱領,大力拓展珠三角的西部;
· 產業戰略,則是推動珠三角產業結構轉變,朝重工業、高新技術和服務業方向走。
這兩大戰略,實行起來是相輔相承的。

先講空間戰略。珠三角的中、東、西部分別以廣州、深圳和珠海為中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中部實力最強,東、西部發展水平相若;但廿多年後,珠三角的經濟重心明顯向東移,西部大落後(參考表一,各區域GDP總值比較)。主要原因是珠三角西部與香港的聯繫,不及中、東緊密。東部和香港陸路相連,香港的投資者多數可以在三個小時內到達辦廠、採購等,而西部基建落後,故不獲青睞。 

這令珠三角西部的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廣東省決定從基建投入,在宏觀佈局上對西岸傾斜,其中一項重點工程,就是港珠澳大橋。大橋落成後,將使香港到珠海的距離縮短到三十公里,行車時間僅半小時(不必依賴海運),令西部諸市也有機會納入以香港為中心的三小時輻射圈內。珠西地理位置優越,它和泛珠三角區域中的西南西省──廣西、雲南、貴州和四川──接壤,這裏人口多、市場大,而且能源和礦產豐富,可與廣東和香港互補。港人若在珠西投資,不但可享有較東部便宜兩至三成的勞動力,更可視之為跳板,進入龐大的西南腹地發展。

對香港影響更深的是珠三角的產業戰略。珠三角將調整「以輕為重」的產業結構,著力發展重工業,香港恐沒有相關配套而吃虧。另外,以往香港和珠三角之間「前店後廠」的局面將漸漸式微,取而代之的將是「廠店合一」的模式。因為廿多年來,珠三角在做「廠」的同時,正不斷提升「店」的功能,並踏足一些香港的優勢行業,如物流、金融及中介等,有可能把香港從價值鏈中擠出去。

在整個戰略思維中,產業轉型將與空間發展相結合,務求令整個珠三角地區協調發展:
· 中部──做綜合服務中心,即發揮「店」的功能
· 東部──以高科技、電子電器為主,做製造業基地
· 西部──主力發展臨港工業,如能源、重化工等
圍繞城市的週邊地方,則發展成旅遊區。

面對這種變化,兩地有必要探索新的分工模式,香港更要創造新優勢,加強「店」的功能。梁兆基建議,香港可考慮:
· 重點拓展金融、物流和專業服務
· 發展品牌優勢
· 挾豐富國際經驗和網絡,助民營企業「走出去」,鼓勵企業到港發展,以提升其管治能力和開拓海外市場
· 成為區內人才及教育培訓中心

在研討會上,梁兆基不斷強調:內地不等你了。他說,除了積極「向西看」,制訂具針對性的投資策略外,更應強化固有優勢,與內地尋求合作機會,否則將來恐無法佔一席位。

表一:珠三角中部、東部、西部的GDP總值比較
1980(億元) 2005(億元)
中部 86 7949(廣州佔5116)
東部 18 7913(深圳佔4927)
西部 29 2254(珠海佔635)

Sunday, November 05, 2006

伙深圳發展高科技 做中國矽谷

講者:吳光正(貿易發展局主席)

伙深圳發展高科技 做中國矽谷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很多人以為科技,特別是高端科技,和我們沾不上邊,原來這純屬誤會。零三年用於火星探險的鑽鉗,就是香港理工大學和本地牙醫合作的成果,令人始料不及。貿易發展局主席吳光正說,香港絕非科技的「塘邊鶴」,去年本地出口總值達22,460億港元,其中三分一,就是OECD分類下的科技產品。若我們能和比鄰的深圳聯手,更有機會發展成中國的矽谷,帶動經濟增長。

吳光正早前分別在香港的「創業投資/私募投資合伙會議」(10月9 日),和在倫敦的貿發局週年晚宴(10月31日)上致辭,講述把香港打造成亞洲技術貿易平台的構思。他說,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重點鼓勵企業的自主創新,這不啻給香港製造了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因為香港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和海外國家進行科技貿易和技術交流的集散地。內地既是香港科技產品最大的供應地,也是我們最大的市場。

事實上,香港早已擁有一批科技公司,專攻研發和科技應用,並把生產基地設在內地。我們可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發展科技貿易,這包括:
1. 地利──珠三角有大量工廠,需要科技支援
2. 融資優勢──香港聚集了超過170家風險投資基金,助企業進行融資活動
3. 自由貿易──可隨時從西方進口高科技設備
4. 建全法制──保障知識產權

和香港僅一河之隔的深圳,在科技發展上更為大膽進取。目前深圳已有超過一半的工業產品屬高科技類別,她又從全國匯聚了大量科研人才,成績驕人。更令人吃驚的是,吳光正從中央官員口中得知,深圳政府打算把過去二十五年累積起來的財政盈餘,幾乎悉數注入科研開發中,其大膽和果斷應該教香港感到慚愧。

不過,香港和深圳,既是競爭對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過去我們和深圳的發展唇齒相依,未來也應攜手合作,吸引國內和海外的科技公司到這裏來,從事生產、開發甚至服務支援。吳光正認為,如果我們持之以恒,港深兩地有機會建立具有關鍵效應的科技企業群,吸引各地專才,做到類似加州矽谷的科技群聚效應。將來,我們可能不必再叫這裏作「珠江三角洲」(Pearl River Delta),乾脆叫自己作「矽谷」(Silicon Delta)好了。

四十年前,香港由山寨廠起家,憑藉自強不息,今已成世界第十一大貿易體;二十年前,隨製造業北移,服務業取而代之,香港積極發展成為國際貿易平台,服務內地及海外企業;如今,隨中國對科技的需求不絕,香港可把握機會做亞洲科技貿易的集散地,並把科技應用在工業和商貿上,相輔相成,為經濟注入活力,帶動第三次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