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30, 2006

不是社論:國家十一五金融改革 香港作先鋒

2006/7/31

在未來五年,為配合國家經濟走向市場化,深化金融市場將成為國家金融改革的主調。其中最大的挑戰包括完善宏觀調控,改善貿易之內外失衡;提升股票市場質素和金融服務業水平,避免過份依賴銀行進行融資活動;還有就是改善金融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即提升會計、法律水平,確保金融安全。作為區內的主要金融中心,配合國家之金融改革,是香港金融業的核心任務,亦是香港力保不被國內城市邊緣化的最佳位置。

國家金融業面對的主要問題,是資金融通度不足。個人儲蓄率過高,內需升不上去,境內金融活動不活躍;同時,外資又不斷湧入,使人民幣升值壓力日大。如何強化香港作為內地和境外資金的融通之所,和為內地提供資金融通之渠道,是香港應走的方向。

在上一個五年規劃裏,國家為金融改革奠下一些穩固的基礎。首先,是實施金融宏觀調控,以利率操控和貨幣供應為手段,確保GDP穩定快速增長,而物價水平則維持低落,實現高增長、低通脹,保持競爭力;其次,是透過股份改革,和動用國家六百億餘元來剝離不良資產,讓四大國有銀行市場化,並逐一來港上市;第三,推出人民幣滙率改革,在去年九月,恢復九四年所提出的浮動滙率制,加上參考一籃子貨幣滙率,讓人民幣按市場規律逐步升值,扭轉過去以人民幣貶值來補貼生產成本的惡性循環。

通過這些金融改革,國家經濟逐步扶上正軌,但更大的挑戰還在前面。目前內地金融市場,正面臨幾個重大問題。第一,中國經濟內外失衡,貿易順差增長太快,前幾年不過是在220-330億美元之間,去年就冒到1,019億美元去了;此外,外滙儲備高速增長,本年六月底已達9,011億美元,頭半年已增加了1,200多億,使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高唱入雲。

第二,一方面囿於傳統思想和對過去苦日子惶惶不安,一方面因為內地的金融服務業不發達,國內居民的個人儲蓄率在過去十年來不斷上升。2004年,個人儲蓄率佔GDP的45%,總消費則不足一半,相對美國,其個人總消費高達GDP八成,內需充沛。鼓勵消費,擴大內需,對中國來說非常必要。

第三,內地金融服務業不發達,間接融資比重過大,高達78%市場融資依賴銀行,通過股票融資的只有6%。金融企業競爭力不足,乏主動創新,抗壓能力弱,如遇上金融風暴隨時被一擊即破。而國家的會計、法律、信用環境等軟件發展,仍大有改善空間,這實在是長路漫漫。 

針對以上金融業面對的困境,國家將會在宏觀調控、利率改革、匯率機制、深化金融市場、完善金融生態環境下再下苦功。在這方面,如果香港可以作出相應的配合,可收一石二鳥之效。

今年三月,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提出了香港未來金融業發展的五個方向,概括來說,這五個方向就是強化內外地之間的資金融通。例如,內地水浸,外資大斷湧進,居民儲蓄率高,若利用香港高效、多種貨幣的集資平台,拉攏內地資金和投資需求的結合,讓投資者購買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股票,則既可以幫助內地儲蓄資金走出去,抒緩其銀行借貸的壓力,亦可使本地的金融市場越做越大,拉遠香港和國內任何一個金融中心的距離,大大化解被邊緣化的危機。

亦可積極推動把香港的金融投資工具,引進內地,特別把是內地企業在港發行的股票,引到內地銷售,給予居民儲蓄以外的投資選擇。香港有的是優質產品、服務、人才、銷售企劃及市場推廣等,如果能將之適當地引進內地,可助擴大內需,做大消費市場,助香港企業搶佔更大的份額。

內地的金融中介機構質素參差、法制保障亦不建全,無法為小市民提供安全的投資環境。但反過來說,金融服務、建全法制,卻是香港的專長,加上中西合璧的管理經驗,這都是香港可以輸出的軟件成就,助促進國家金融改革。

香港被邊緣化並不是危言聳聽。廣州已擺明車馬,儲勢待發,以猛虎撲兔的恣態應戰,欲與香港、上海和深圳較勁,力爭做內地金融中心,並獲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香港人今天擁有的優勢,稍瞬即逝。因此,我們務必緊貼內地政策進展,作出因應之道,並積極思考自己的長處,把握機會力拓版圖。森林規律是,只要不跑最後,就能避免被獅子吞掉,苟延殘喘;但現實是,只有跑到最前,拉遠我們和競爭對手的距離,切莫鬆懈,才可更好地享受長治久安。

No comments: